网站首页

学校召开2018年大学生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座谈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8-11-20

为总结分享2018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成果,进一步提升我校青年学生社会实践能力。11月1日下午,学校举行2018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座谈交流会。学校部分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团总支负责人、实践团队指导老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学校团委书记主持。

会上,座谈人员分别围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取得的成绩、特色做法、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反响度和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专业特色的做法、效果以及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参与、开展好社会实践等方面展开了交流、讨论。会场氛围浓厚,座谈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和亲身感受畅所欲言,纷纷表示收获颇丰。美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雪梅说:“美术学院始终坚持党团党建带团建,以‘七色花’志愿服务队为载体,将文化扶贫作为‘七色花’志愿服务队的精准目标,并致力于石家河村新农村建设,同时‘七色花’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用自己的青春热情把温暖传遍四方,让‘七色花’的志愿精神洒遍四面八方。”来自经济管理学院的陈汇才教授从社会实践活动的选题、申报、团队组建、实践报告的撰写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他希望,每个学院可以有一个社会实践品牌活动,学院要给予充分保障,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保证实践开展时间,要确保实践效果。教师教育学院团总支书记陈海霞说:“我们学院的社会实践模式,可以用四句话概括: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全部参与,活动凸显专业,自我提升成长。从我院近两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来分析,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始终立足于学生专业实践,有效的创新社会实践模式和实践平台,我院的实践活动始终紧密结合学生的课程设置,就像常规的教育实习一样,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真正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社会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形式。”通过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小橘灯”志愿服务队于豪同学的座谈中记者了解到,该学院根据专业特色,设置特色课题和选做课题,比如“家族系列”,就是从家谱中的家族名人到家风家训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课题。一般这样一个系列课题需要一个团队两到三年的研究实践,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家族文化研究报告,这样设置能够较好的将所学专业、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

学校团委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通过座谈,基本达成几个共识,一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形成学院特色;二是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传帮带作用,提高学生的获得感;三是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和对学生的总结展示,强化实践育人效果。

2018年暑假社会实践全校共组建117支服务团队,在理论普及宣讲、国情社情观察、依法治国宣讲、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爱心医疗服务、美丽中国实践等方面开展了117余项社会实践活动。其中,2支服务队入选全国“三下乡”重点团队,2支服务队成功申报全国专项,4支服务队入选省级“三下乡”重点服务队,4支队伍入选市级“三下乡”优质服务项目团队,9支“三下乡•千村行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完成专项任务。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宣传上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共有85篇在中青校园刊发。我校服务队积极参加各种平台的评选展示活动,在“青年大学习 奋斗新时代”2018第三届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公益传播力展示活动中,已有2支团队入围优秀实践团队,4名学生入围优秀实践个人。

(编辑:曹阳阳 李君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