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习创新,立德树人

发布时间:2018-12-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等教育事业的兴旺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素,是体现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使之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服务。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鲜明国情,决定了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等教育必须始终牢记和坚持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和崇高使命,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办学宗旨的生动体现。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这样实际上就提出了高等教育要“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和核心问题。

“立德树人”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加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建设,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才能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立德树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必须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来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掌握工作主导权,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才能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民族院校还应该继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站在中华民族发展复兴的高度,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帮助学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自觉把握科学规律和社会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文化素养。具体来讲,就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成长成才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联系,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选择,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必须关心、爱护和服务学生,做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阵地主渠道,要不断提高课程质量与水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推动健康高雅校园文化的发展,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富于时代感和吸引力;同时要加强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在民族院校还应该重视各民族师生和谐共处的校园环境建设,把高校建设成为和谐安定、民族团结、风清气正的模范之地。

总之,遵循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重视工作方法的探索和完善,切实把高校党建和各部门各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凝聚成合力并转化为发展优势,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引领青年学生树立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高德育实效,为我国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保持积极向上,为实现青春梦中国梦而努力奋进的精神风貌,广大教师尤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重任在肩,责任重大。习总书记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所以立德树人既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也是对教师队伍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教育者必先自己受教育。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增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积极性,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努力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才能更好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高校大学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也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他们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情感心理正处在成长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需要加以正确引导。教师关爱尊重各民族学生,营造和维护师生平等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的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理论来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锻炼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澄清理论是非,纠正模糊认识;帮助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培养各民族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协作的精神,可以对学生健康成长和思想成熟产生积极影响。

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仅仅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使受教育者能够不断提升自我,调控自我,学会认知,学会价值判断和理性思维,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其身教重于言传,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努力做到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责任感,才能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习总书记也曾经提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师更应当不断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做到爱国守法、明理诚信、感恩奋进、乐观助人、团结合作、公正平等,要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不仅积极传播正能量,宣传马克思主义,还要给学生以尊重、理解和激励,在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和日常行为中不断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和道德示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使学生从专业素养、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上得到提升,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远大志向并努力践行。

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聚焦,向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聚焦,站在知识发展前沿,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并积极关注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以及国家和本地区改革发展的实际,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丰富教学资源。

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就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既增强问题意识、积极拓展学术研究视野又遵循学术规范和政治纪律。

另外,思政理论课教师还要顺应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趋势,结合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努力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的多种方法,学会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因势而新,与时俱进,多途径、多形式生动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生力军。

(编辑:张遵乾 赵佳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