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文

发布时间:2018-12-19

屋内寂静惹哀人,窗外清风袭乱发。一轮明月漂夜空,一缕暗愁冲心头。此夜痛吟何处诉?此生悲歌何人知?静守寒窗到天明,孤熬岁月到黄昏。这是我前几天写得一首诗歌——《守窗》。有位朋友看了诗之后,写的评论是叫我赶紧个女孩子吧。这朋友算是看懂我的诗,不过诗句中“一轮明月漂夜空,一缕暗愁冲心头”是诗的窗口,让人一目了然。引用月亮是所有的文学家一大爱好,我不是文学家但我也有这爱好。

从古至今,月亮是宇宙里最富有艺术感的星球。当然了,月亮也是科学家们一直探索的课程。跟大家讲讲宇宙椭圆运动,月球的自转公转等物理现象我还是马马虎虎的,不过讲讲专业探月工程我就不能够滥竽充数了。所以我只能讲一些文学家们的“探月工程”。当罗密欧说“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我发誓——”,朱丽叶马上打断他:“啊!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西方文学里的月亮的用意正如朱丽叶所说的变化无常,略带有贬义。而我国的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月亮的用意较为统一,月反应人,作者们往往是人月合一的境界。如何人月合一那我们从早期文学说起,“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来自诗经里的“月出”,此诗共三句,每一句前写月亮后写人。作者望着月亮,由月亮的洁白,靓丽引起了对心中恋人的思念,联想到她的美丽的脸庞,苗条的身材,舒缓的体态。诗是既写景又写人,由景才思人。月的美,人的美相互衬托。此诗拉开了我国月文学的序幕。到了三国时期,曹操对于月亮发出这样的感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来自《短歌行》。“明明如月”,作者把有才能的人比喻成天上的月亮。

月亮虽很明亮,能望却不能获得。天下三分,曹操为求一统天下。希望有人才来协助,而人才却像天上月亮,想获得谈何容易。整首诗诉说着作者统一天下雄心壮志,也表达对人才的极度渴望。曹操的月是人才,那唐诗宋词里月又是什么呢?“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来自唐诗三百首李白《月下独酌》。作者独饮,便邀请了明亮的月亮。月亮、作者和作者在月光下的影子形成三“人”。此诗表面上看并非独饮,但作者当时怀才不遇,饮酒解愁,不料身无旁人,只能和月亮共饮。心里的忧愁也无处诉说,实在是孤独又凄凉。所以这里的明月,作者是暗指能够陪作者饮酒的,能够为作者分担忧愁的人。这是李白的“月”,我们最后说说民国时期张爱玲的“月”。“我们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此经典语句来自《金锁记》第一章开篇语。这是一部讲述主人翁曹七巧被迫嫁入豪门,争夺财产,最后剥夺子女的幸福。小说揭露封建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恶习,也探讨女性卑贱。三十年的月亮与三十年后的月亮象征着曹七巧的艰苦的岁月,小说最后写到“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作者似乎在预言曹七巧的悲剧在那个社会继续上演。而在当今贪污风暴的社会、性、权、钱相互交易的社会,证实了作者预言还真准,只是我们当代曹七巧是进化版的,进化得很另类。月亮在作家的笔下成了衬托景物,作者的“人月”合一创造了一篇篇明诗佳作。

了解我国的文学不妨从了解月亮开始,先“举头望明月”然后再“低头思故文”

(编辑:周淼 王晓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