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学工在线

 
“青年教师导师制”在我校落地开花
发布时间: 2018-12-21 浏览次数: 708

9月,学校组织专家对首批青年教师导师进行了考核。本次实际考核46对,8对确定为优秀等次,29对确定为合格等次。11月,我校启动第二批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计划,有38对教师成功结对。12月6日,召开了第二批青年教师导师制启动大会。

在启动大会上,在首届“青年导师制”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院和个人的代表,说出了他们工作中的经验和感悟。

李梅霞:

我校自2017年开始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度,我很荣幸地成为导师中的一员,与谭静静老师结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过好教学关,站稳站好讲台。青年教师的第一关便是教学,如何顺利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转变,让学生接受、同行认可是每位青年教师面临的第一层考验。为使谭老师尽快进入角色,我们经常一起备课,一起研究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授课技巧,特别是认真商搓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指导谭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经常互相听课,讨论课程进度、教学效果、作业批改、辅导答疑情况,取长补短,及时指出各环节中的不足。我也有计划地安排谭老师听优秀教师的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一年来,谭老师承担了三门课的授课任务,指导了5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优秀。指导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省级二等奖。特别地,谭老师去年被学校选拔参加了山东省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在课程确定、内容选取、课件制作、讲课演练、教学反思等过程中,我全程参与了指导。期间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学院指导组老师也是齐心协力,精心指导。经过初赛、复赛等过程,在决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这对一个新教师是难能可贵的。

二是科研不松懈,更上一层楼。青年教师入职后如何保持原先科研的那股热情,一如既往地开展科研工作是面临的第二重考验。为使谭老师保持好科研的节奏,我们经常一起讨论,优化谭老师的研究方向,商讨撰写科研项目和科研论文。在我指导硕士研究生的选题开题、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过程中,谭老师也全程参与,一起讨论,共同指导。我们尽力争取机会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及时了解最新研究动态,紧跟学科前沿。我也鼓励谭老师利用寒暑假期间到她导师或相关学者那里学习,修改项目申请书,完善学术论文。一年来谭老师申请到山东省自然科学博士基金1项,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发表SCI学术论文2篇。

三是亦师亦友,我们共同进步。闲暇时间我们经常一起谈心,探讨教师的职业道德。入职以来,谭老师对工作表现出很强的责任心和很高的热情,在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教学科研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得到学院老师的一致好评,2018年选拔为学校的“优青计划”支持人选。与谭老师结对一年来,我本人在教学、科研、学生指导等方面也收获颇丰。虽然导师项目已经结束,我将继续关注谭老师的成长和进步,希望她做出更大更好的成绩。

郎芳:

2017年9月,我有幸入选潍坊学院首批“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项目,与学术造诣深、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朱文英教授结成对子。在法学院领导的鞭策和以朱文英教授为代表的老教师们的悉心引导下,投入到了充实而又紧张的工作与学习中。经过一年“传、帮、带”式的指导与培养,我深刻认识到了“职业”和“事业”的不同,立志向前辈学习、全身心投入到教师“事业”中去。

刚给学生上专业课时,我课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因缺乏教学经验,课程的进度节奏把握并不理想。朱老师在了解到我遇到的困难后,多次与我沟通交流,传授教学经验,化解心理问题。印象特别深的是朱老师在一次听完我的课后,像母亲一般与我谈心交流,教我如何把握课堂节奏、调动学生积极性,告诉我舒缓课上紧张情绪的方法。每次听完课后,朱老师都会和一起听课的老师一块吃饭,在吃饭过程中朱老师及各位老师给我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如此融洽放松的气氛中我也没有心里压力,效果非常好。另外,学院领导也从各自专业领域给予我悉心的教导,李大欣院长更是亲自指导我课件中使用哪种字体、字号能够更美观、更简洁清晰。

在学院领导的积极组织下,在朱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我根据自己在教案、课程进度、教学效果、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制定了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并严格遵照执行,做到前有计划有准备,后有反思有改进。得益于导师制项目,这一年我在课堂驾驭能力、学生思维引导以及在教材重点内容把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提高,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肯定。

一年前,我在科研方面如同蹒跚学步的婴儿,站不稳也走不好。 “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开展是青年教师科研入门的“及时雨”。在这一学年,我成为了韩学志老师研究团队的成员。在学院领导和导师的引导下,通过参与潍坊市立法评估、科研等项目,从最基本的资料收集、问题整理,做文献综述,承担报告书写任务做起,不断夯实科研功底。

作为我的导师,朱老师从科研选题把关到课题申请书的书写方法与技巧,甚至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方面都与我分享了许多的宝贵经验。在参加民政部的科研项目时,朱老师亲自带领我和王钊老师去奎文婚姻登记处调研,梳理问题,制作课题申报书,并在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指导项目的进度和项目书的内容完善与修改。其实她只是项目的最后一名,对她没有任何作用,但是她自始至终都在指导。此外,苗院长和韩老师也多次和我交流法学研究的方法与经验,向我推荐法学研究方法的书籍、文章等。在这一年,我成功申请到三个市级科研项目,在朱老师牵头下以第一参与人身份参加了民政部课题的立项申请与结项工作,承担了课题申请书和结项报告的撰写任务,发表学术论文两篇。

未入职前,我一直认为教师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职业。在学院领导和导师的引导、带动下,在优秀学者事迹的耳濡目染下,现在我开始将其作为一项事业。开始真切理解“为人师表”要“以身作则”的内涵。特别是当我学习了姜述凤老师的先进事迹,对“师德”有了新的直观感悟,体会到为“师者”的崇高。

学校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为青年教师创造自我提升的条经过一年的学习,完成“导师制”的各项考核任务仅是走进了高校教师队伍的门口,成为一名称职、优秀的高校教师的路还很长,我会坚持不懈的在这条“漫漫”路上继续“求索”,期待在未来的远方收获旖旎的风光。

刘鹏:

在今年的青年教师导师制考评中,我院8位青年教师都较好的完成了目标任务,其中3位教师考评优秀,还有一位教师入选今年的优青计划支持人选。

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注意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开好结对教师的动员会,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要求老教师要站在事关学校前途和发展的高度上对待这项工作,必须真帮真带,不遗余力;要求年轻教师一定珍惜机会,真学真问,并将这项工作跟博士首聘期考核挂起钩来。二是做好中期检查工作,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让每一位青年博士交流前期科研、教学的工作情况,汇报已经取得的成果和正在进行的研究,这样,既掌握了青年博士的工作动态,也对工作不太主动的教师的起到了督促作用。

我结合学校政策和自身工作,就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谈几点体会。

第一,依靠职称竞聘评价办法的政策导向,帮助青年教师确立方向,树立唯水平唯精品的观点。为此,一是组织青年教师吃透文件,正确领会,帮助每个教师分析情况,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科研工作规划。二是正确理解“四唯”问题和应该唯什么的问题,树立唯水平唯精品的观点,因势利导,鼓励青年博士往高水平项目和高层次成果上下功夫。

第二,发挥青年教师导师制度的帮扶拉力,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标准和流程,适应教学科研新要求。一是老教师要发挥教学教研的经验优势,以身示范,以老带新,指导青年教师备课、讲课,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二是帮助青年教师确定科研方向,了解学院重点学科建设状况,主动跟相关方向对接,熟悉项目申报的基本流程,指导青年博士撰写申报书,切实解决困扰青年教师的“课题怎么报、科研怎么搞”的难题。

第三,利用新进博士首聘期考核的外在推力,督促青年教师明确目标任务,制定教学科研规划,争取早出成果多出成果。一是要求青年教师借助博士基金启动科研工作,继续读博时的科研惯性,密切同导师及科研团队的联系,利用好母校及导师的宝贵资源,保持在相关学术领域的存在感和活跃度,为申报项目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吃透《潍坊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中博士首聘期的考核要求,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第四,激发青年教师成长的内生动力,树立争先创优意识,鼓励青年博士尽快成长成才。一是鼓励青年教师争做优秀教师,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二是鼓励青年教师争做学术标兵,不断冲击高层次项目,力争取得高水平成果。

第五,树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服务意识,打造全方位服务平台,创造一切条件,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一是在生活上细致关心,在单身婚恋、住房租购、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积极协调联系,帮助青年博士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注重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在派出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经费使用、办公条件等方面给予制度倾斜,助力青年博士尽快成长。

(编辑:陆宝春)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大学生网络传媒中心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编:261061 http://xsc.w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