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雅舍谈吃》有感
发布人:心理在线  发布时间:2019-05-31   浏览次数:412

读《雅舍谈吃》有感

经济管理学院——席胜文

中国上下五千年灿烂而又光辉的文化里,有雅致有民俗,有易于理解有晦涩难懂,而美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由于中国面积辽阔,地域复杂的特点,不同的城市对于“吃”也有不同的理解,纪录《舌尖上的中国》就是把人类日常必不可少的“吃”的动作变成了一种艺术。由于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我们对吃的追求也从填饱肚子到满足味蕾,实现了一个突破性的飞跃。古往今来多少人都拜倒在美食的裙下,一碗普通的炸酱面硬是能做出十几种小料与之搭配。人们都说,所有来自于对美食的追求,本质上都是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这也是提现了我们人类对于大自然馈赠的一种感恩吧。

《雅舍谈吃》一书中收录的大多是梁实秋先生在老北京各家吃过的招牌菜以及小吃,文风自然亲切,仿佛都是信手拈来,毫无矫揉造作,不似散文倒有点像是杂文了。他虽不是像美食家对于美食如数家珍,但他多的是一份文人对于生活的感悟。例如:窝头、火腿、咖喱鸡、醋溜鱼、鱼丸,也写饮酒、喝茶、康乃馨牛奶,亲切的就像是老一辈在对你唠嗑。看着目录就像看着一份份丰富大餐,就忍不住食指大动。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哪怕你刚刚大快朵顾了一顿,书中描写的内容也会忍不住让你对这种美食产生无限的遐想,让人痛苦万分又不能得到解脱,真真是把“馋”这个字做到了极致。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一篇描写糖葫芦的文字,当时读来正好是炎炎夏日。书中写到:“北平糖葫芦分三种。一种用麦芽糖,北平话是糖稀,可以做大串山里红的糖葫芦,可以长达五尺多,这种大糖葫芦,新年厂甸买的最多。另一种用白糖和了粘上去,冷了之后白汪汪的一层霜,别有风味。正总是冰糖葫芦,薄薄一层糖,透明雪亮。材料种类甚多,诸如海棠、山药、山药豆、杏干、葡萄、橘子、荸荠、核桃,但是以山里红为正宗。善良,即山楂,北地盛产,味酸,裹糖则极可口。一般的糖葫芦皆用半尺来长的竹签。”虽然是极为平常的冰糖葫芦,列表店里也时常有卖的,但读来总让人口齿生津,舌根酸软,恨不能现在就买来一串解解馋才好,这大概就是文字的力量吧。

书中还写到“炸荷花”,就是把荷花花瓣裹上面粉放到热油里滚一遍,吃起来酥脆可口。这个我认为就有点市失去荷花的气质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香远益清,放到油锅里岂不是亵渎了?相比之下我更加倾心于一道桂花糖藕,白嫩嫩脆生生的藕切成薄片,淋上少许桂花酱,吃起来口感爽脆,回味甘甜,在我看来这道菜倒是极为别致,我也可以装作文人墨客,沏一壶清茶附庸风雅一回了。

好书不厌百回读,这本书初次读来只是觉得里面的吃食极为丰富多彩,令人口舌生津。可是后来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十次百次的读,每一次都能发现不一样的感觉。书中明着描写的是吃食,实际上寄托着梁实秋先生孤身在外对家乡味道浓浓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别人都说,在外漂泊,吃到了熟悉的味道就是回到了家乡,希望每一个潍院学子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