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土木】新生主题团课纪实

发布时间:2025-09-16

9月15日,刚踏入大学校园不久的土木与交通学院2025级新生,齐聚6102教室,共同参与以“众志红旗・抗日群像”为核心的“思政第一课・青春挺膺担当”精品团课。教室里,讲台上悬挂的一幅抗日救国主题红色剪纸作品格外醒目,新生们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期待与对历史故事的好奇,目光紧紧聚焦在这抹鲜艳的红色上,开启了一场“以剪为媒、以史为魂”的思政学习之旅。

团课以这幅剪纸为核心切入点,团委工作人员细致拆解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与符号:画面中高举手臂的形象,剪纸线条简洁却力道十足,人物振臂的姿态仿佛能让人听见跨越时空的抗日号召,这是爱国志士、进步青年的缩影,他们是唤醒民众、引领抗争的“火炬”;身旁持棍的身影,木棍造型带着生活工具的质朴感,那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人民的写照——没有精良武器,便以农具为械,用最朴素的决心守护家园;还有持枪而立的形象,挺拔的站姿、简约却庄重的枪身设计,象征着正规部队与民兵武装,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敌的“长城”。

在解读剪纸细节后,工作人员进一步介绍红色剪纸的独特价值:红色不仅是视觉上的鲜明色彩,更承载着革命热血与民族精神;其简洁夸张的造型,既符合民间艺术的亲和力,更在抗战时期成为“流动的宣传品”,曾贴在村口墙壁、校园角落,将抗日信念传递到每个角落。如今,这份艺术形式成为连接历史与青春的纽带,让新生们透过剪纸,更直观地回望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从东北抗联的冰雪坚守到平型关大捷的振奋,从敌后游击战的灵活抗争到全民抗战的众志成城。

整场团课下来,新生们纷纷表示,以往对抗战历史的了解多来自课本,而这次通过剪纸,看到了“普通人的抗战故事”。这种生动的思政形式,让历史不再是遥远的文字,而是可感可知的形象,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历史认同感,更让“青春挺膺担当”有了更具体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用知识与行动续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责任篇章。

(文/图:刘英卉 编辑:曹颖 校审:肖钦杰 终审:葛红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