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学工在线

 
坐在“家”中品朱自清
发布时间: 2010-11-05 浏览次数: 40


    我是一个“懒惰”的人,也是一个读书成瘾的人,家里的藏书虽然一年一换,可永远是那本看日期、算日子的黄历,羡慕那些藏书成堆的人,总幻想有一天也能埋身于图书之中,学陶潜“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潍坊的冬天总是来的太过于突然,刚刚换下短袖,就得穿上羽绒服,除了几片飘飞的黄叶,让人不曾捕捉到秋天的影子。零下10度的气温,哪怕裹得像个球依然感觉透心的冷。天冷,不愿出门,于是我又希望把整个图书馆搬进公寓楼,这样就可以们不出户,坐在书的海洋里面,遨游世界,这是何等的美妙与享受。奇迹总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刻突然来到你的面前,公寓中心决定在学生宿舍楼成立图书阅览室。在9月16日的《公寓文化报》文化报上看到了这则消息,我激动得独坐空床数了一整个夜晚的星星。
  11月,学生社区第一个图书阅览室终于在5号公寓正式成立了,里面藏书多达5000多册,覆盖了同学们最喜欢的心理、文学、时尚等多个侧面。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真是做梦也没想到,从小的奢望的图书馆真真实实的矗立在我的家门口了。
  从前,也许是因为浏览群书不求甚解,也许是因为文学修养太浅,我无法领悟书中的奥妙,也无法走进彼时彼刻的朱自清生活,飘飘然如蜻蜓点水,留下的是一圈圈一瞬即逝的波纹。此时此刻,静静的坐在社区图书阅览室里手捧朱自清的散文集我好像读懂了这个我敬爱和崇拜的散文家。以前看朱《荷塘月色》我读到的只是清水出芙蓉般优美的句子,如诗如画的美景在字里行间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我无法把这篇散文与朱自清的人生联系在一起,有的时候我在想朱自清正的是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饿”死的吗?
  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哀伤沦落风尘的歌妓;《执政府大屠杀记》哀痛被无辜杀害的爱国学生和民众;《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忧思五岁小女孩将一生失去“生命的自由”;《阿河》哀惜一位被社会遗弃而被卖来卖去的青年女子……自尊和博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两种主要形态,也是他思想、感情、人格的具体表现。他怀着悲剧性的心理为现代散文美学弹奏着美丽的心曲,淋漓尽致地披露了他的主观深层世界,裸露地再现他全部的生命空间。
  在这个小小的阅览室里我真正走进了朱自清的生活与内心世界,在《背影》中除了他父子之间的至高无上的爱,我更多的读到了他的无奈与忧伤。我爱朱自清旷世的散文,也同情他的遭遇,我也爱着我们这个小小的阅览室,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进这个小小的阅览室,在字里行间感悟人生,我相信我们的社区阅览室会越办越好,因为它的脊梁是知识。
 

 
 

作者:朱勋俊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学工在线技术部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编:261061 http://xsc.w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