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公寓是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流的主要场所,是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窗口。将学生公寓打造成学生“第二课堂”,进而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规范学生的言行习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据悉,安康学院在陕西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落实“三服务,两育人”的重要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建设活动,为大学生的健康成才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提供保障服务。
——着眼长远发展,狠抓制度建设。该院目前有十栋公寓楼共计1704间宿舍,可容纳13632名学生居住,而目前该院的10396名学生来自全国24个省市、直辖市,因文化习俗、个人习惯的差异,学生素质自然参差不齐,这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为强化、优化学生管理,该院积极摸索研究,通过外出学习、总结存在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了《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住宿管理暂行规定》《安康学院学生公寓用电管理办法》《舍长职责》《学生公寓门禁制度》《学生宿舍卫生制度》等二十余项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来加强约束、强化引导、深入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其在制度保障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大局意识、行为意识,以此来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提高个人内涵与修养,为全面成长奠定扎实基础。
——抓好科学管理,建设过硬队伍。该院为切实提升学生公寓管理水平,强化公寓管理能力,多举措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领班队伍建设。为实行常态化管理,该院学生公寓管理科制定了长效值班制度,每周轮流带班值班,以此强化对公寓管理一线工作的深入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重点加强学生公寓管理的夜间检查抽查工作,对学生晚归、不归等不良现象及时纠正,并做好值班记录。二是强化学工队伍建设。该院学工部(学生处)领导下的辅导员队伍是该院学生公寓思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工作内容较为丰富,其从党建、学风、文化、学生团队和安全等方面充实公寓内涵,拓展学生公寓这一阵地的育人工作。该院将教育与管理有效相结合,建立了促进公寓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辅导员定期进公寓”常态走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决生活实际困难,收效良好。三是加大值班员培训力度。该院深刻认识到,学生公寓工作人员既是服务者、管理者,也是教育者,是一支不上讲台的育人队伍,他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该院联合物业服务公司定期对公寓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加强经验交流,开展工作研讨,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更好地发挥公寓值班人员的服务育人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兼具“三种”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育人意识)、“三种精神”(即勤勉精神、敬业精神、团结精神)和“四个能力”(即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变突发事件能力)的高素质学生公寓管理队伍。通过各项培训促进服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倒逼他们转变观念,从单向服务向双向服务转变。四是打造学生管理队伍。该院为充分调动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专门成立了隶属于学院学生会的“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机构,这一措施调动了广大同学参与公寓精神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公寓管理和建设,变他律为自律,既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又通过定期会议吸纳学生对公寓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紧扣文化活动,发挥育人功能。该院以“公寓文化节”为平台,每年精心策划公寓文化节活动,将公寓文化节作为公寓管理服务与学生互动的纽带,作为提升公寓管理服务工作的途径及展现各院系公寓文化活动特色的平台。诸如“宿舍三人篮球赛”“拔河赛”“公寓安全知识问答赛”“我爱我家征文大赛”“公寓摄影大赛”“演讲比赛”“寝室美化大赛”“书法绘画及《手抄报》作品比赛”“公寓安全文明公约签名活动”等文体活动,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宿舍卫生检查、查收违规电器展示、优秀值班员评选等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服务,分享服务,模拟诸多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扮演各种角色,承担各种任务,协调处理各种关系,开发学生潜能,达到自我成长,自我发展。
该院自2010年开展公寓文化节活动以来,效果显著、成绩突出,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明显带动了各二级学院主题公寓文化特色,例如:艺术学院的寝室美化大赛,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宿舍禁烟活动,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征文比赛,体育学院的宿舍三人篮球赛,化学化工学院的宿舍帮教谈心活动等等,各二级学院以公寓文化节为平台,已经形成各自特色,富有成效,学生受益的公寓文化。几年来,该院参与文化活动的学生达万人次,获奖达1000余人次,该院公寓文化实现了全面积极的良性发展,为将学生公寓打造成学生第二课堂提供全面支持。
——提升管理服务,夯实育人功能。该院在公寓管理工作中,在做好日常住宿、管理服务的同时,还积极做好住宿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和思想教育,尤其是特殊生的住宿服务、动态管理,做到多交流、多照顾、多观察,加强与学生辅导员沟通。建立有安全工作信息的收集、处理、上报制度,制定有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切实做好学生思想安全的第一道防护网。几年来,该院掌握和收集特殊的学生有200余人,对及时处理不安全事件起到了数据支撑作用。据悉,该院培养了一大批有爱心、有责任心,年龄介于35-55岁之间,能给学生母亲般的安全感和温暖感的宿管员,她们尽职尽责,热爱本职工作,关注学生心声,关心学生疾苦,也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该院学生常年自发组织慰问活动,为她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礼物,以感谢她们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生活环境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宿管员们也会在学生毕业离校之际为他们送上人生征程的祝福。
——加强安全防范,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安全工作是公寓服务工作的重点,在硬件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努力提高服务意识,以勤查、勤问、勤看来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该院采取系列举措,加强安全防范,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一是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通过公寓楼宣传栏发布安全温馨提示,张贴安全注意事项,摆放安全标语,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努力营造潜移默化的安全教育环境。二是完善公寓安全制度,落实岗位职责。该院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工作例会,各楼长每天的安全巡楼制度,修订完善了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落实安全责任制,对物业公司严格监管,将责任落到实处。要求楼长认真检查督促各楼值班情况,对值班员考核,对不符合岗位的值班员要求物业公司辞退。按照“安全自查、隐患自改、问题上报”的原则,做到严格执行门禁制度,对进入公寓的来客应认真履行登记手续,对大件贵重物品进出公寓认真检查,登记。三是严格安全用电管理,杜绝火灾事故发生,开展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违规用电大检查和没收违规电器展览,严格实行宿舍超功率限电和被断电后申请登记恢复供电的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力度,有效预防了违规用电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四是充分调动保洁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实行全员防范(防火、防盗、防电),保洁员的工作不仅是打扫卫生,还兼安全巡视员,发现可疑现象及时报告。五是充分发挥学生自管队伍的自我管理作用,利用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大胆开展公寓卫生、安全检查工作,组织护校队学生在各公寓设立安全信息岗,有序组织信息员收集安全隐患信息及时报告保卫处及公寓中心,将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公寓管理和服务中来,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编辑:廖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