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校留学归国博士团参观潍坊科技孵化中心
校企合作 珠联璧合
如何转化科研成果,提高自身科技实力,一直以来都是我校不断探索的重点。以我校统战部为牵头的科研骨干力量在不断发展中明确自身定位,积极拓展校企合作途径,努力突破自身桎梏,先后与山东柠檬生化有限公司、鲁丰集团、潍柴动力等多家企业达成协议,通力合作构筑人才高地,发挥科研突击队的作用,拉动一方经济。
风清气爽,阳光正好。3月10日下午两点半,一辆大巴车缓缓开出校门驶向位于奎文区北海路的潍坊市科技孵化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车上满载的是我校十六位归国博士。“有机会真要多到企业去参观学习、互相交流,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一路上张乐乐博士对此次参观充满了期待。
巴掌大小的车厢俨然成了他们临时的会议室。他们有的在翻阅着手中的工作简报,有的三两人一块在讨论着专业技术,有的则在相互探讨着自己当下所面临的科研难题……十多分钟的车程转瞬即逝,大巴稳稳地停在了中心的大门前。潍坊科教创新产学研联盟秘书长、山东珠联天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彬彬、潍坊晶利盈创新能源总经理刘智等热情接待了我校博士团一行。
这并不是我校第一次组织博士团外出参加校企联谊。早在2016年的时候,作为安丘市挂职副市长的我校统战部副部长管增军就先后多次将我校博士团队带到企业,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在取得可喜的结果之后,管增军深挖校企合作模式,广泛与企业对接,用保质保量的科研人才来满足企业的胃口。“企业的需求和学校的科研力量都需要一个平台来进行融合,这样的联谊就是为我们双方提供了可能。”我校统战部部长徐树芝这样说。
走出象牙塔
搭乘科技顺风车
“这是为了满足现代化的授课,我们开发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讲解员指着一个小匣子和博士团介绍,“它利用的是触摸式感应屏幕,随便一个白色的背景都可以充当黑板,课堂上写的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随时随地保存,而且没有粉笔尘,环保卫生。”一番讲解之后,博士团的兴趣大增。张鲁筠博士拿起电子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对该产品赞不绝口。大家纷纷从专业的角度对该产品进行了技术评估,并表达了“如果条件允许,要把它推广到日常教学当中去”的意向。企业的创新思路和前沿科技令博士们深受触动,热烈的讨论伴随着整个参观过程。
我校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的宋健博士,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工农业生产中的机器人技术,一直致力于搬运与码垛机器人、果蔬采摘机器人、嫁接机器人和喷雾机器人的研究。正当其他的人在听着讲解员对着一块展板指指点点的时候,他却静静地站在一架无人机旁边细细端详,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这根棒棒竟然能把钢板烧穿!”一声惊叹打破了片刻的宁静,徐部长手里拿着一根金属棒仔细打量,反复确认。“这根金属棒在高温情况下确实能够融化钢板,发生火灾进行救援的时候,消防队员可以用它打开铁门。”讲解员的一番讲解打消了徐部长心中的疑惑。在参观的过程中,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的王海泉博士一直在反复念叨着自己的感触,“看到一个先进企业的现状,让我对齐鲁创智园的未来感到无比期待。同时,我深刻感受到,很多问题如果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定期采集信息,将会极大地促进业务发展成熟。”
来自特教幼教师范学院的刘强博士认为,老师们如果仅仅囿于学校课堂,容易与现实脱轨,导致对企业的实际需求不了解,科研思路不够开阔。老师们到企业来实地考察学习交流,可以开阔眼界,转变观念。“这些产品都是近年来科研转化的成果,我们产学研联盟平台已经日益成熟,很多高校都已经入驻,我们可以提供场地、经费、器材等硬件,只要有想法,你们就可以加入我们。我们的原则就是校企联动,资源共享。”参观完科技成品展,陈彬彬向我校博士团发出诚挚邀请。
打通人才迈向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企业在施工运营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改良方案。目前仅由工人根据经验摸索解决,如果在现场有专业技术指导,施工效率将成倍提高。”潍坊晶利盈创新能源总经理刘智语气中透着几分迫切,“就像盖一座大楼,首先要有工程图纸,而我们就是需要校方能够提供人才,来画出图纸,缩短工期。”徐部长在认真听取了企业面临的困难之后,提出设想,“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微信群,如果企业有问题可以将问题发布到群里,能够解决该问题的博士可以‘接单’,这样更加具有针对性。”他还表示,我们有科研自信,也有能力与企业共同携手,攻克技术难关。在双方的积极推动下,致力于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的“问题超市”诞生了。该“超市”以珠联天下平台和“潍坊学院博士珠联”微信群为纽带,打通了人才迈向企业最后的一公里。
我校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的季涛博士是走电力和供热节能工程相结合的科研道路的典型代表。他说:“自执教以来,一直待在学校教学生,很少有机会走进企业参与到他们的研发当中去。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当我利用所学知识去交给学生、服务社会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在自己的价值所在了。”在2012年的时候,季博士和同事及学生为学校供暖系统做了一次信息化改造,整个系统节煤率达到了15%,节电率达到了20%,并每年成功节约费用1000多万元。随着系统运行参数的优化和完善,节能效果将会进一步提高,实现无人值守的智能化采暖系统。这一业绩出炉后,前来咨询的企业就没有断过。“校企合作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寻求与企业更好的结合点,反过来再回馈到教学中。”在他的积极带动下,在国家住建部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中,潍坊学院节能研究院团队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在供热节能领域走在了国内前列。
来自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王春艳博士,在校企洽谈交流会上敏锐地捕捉洽谈中的漏洞,不断发问。在和刘智经理的一问一答中,王博士更加坚定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我校与潍坊当地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项目,在自己所学的科研项目、创新人才针对性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多个领域,对我们各个学科建设的大幅度提升、成果的实质性转化、人才的专业化培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学校统战部的带动辐射之下,我校各二级学院也趁早行动,积极部署,主动出击寻找校企合作新的突破点。信控学院博士团在其党总支书记李绪年的带领下,到恒天海龙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交流。现在各大高校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对于拥有高教育背景以及技术的博士们来说,是一个春天。把握时机,顺势发力,定能够大有作为。
(编辑:李耐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