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潍坊学院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建设
日前,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17)总决赛在江苏无锡圆满落下帷幕,由潍坊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曹剑等5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一举打破国际超算竞赛HPL计算性能世界纪录,并荣获最高计算性能奖……一时之间,在省内外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反响。
作为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生何以敢在国际国内大赛中与众多名牌高校同台竞技,而且成绩不菲?深究其原因,这与潍坊学院紧扣时代命脉,致力于打造具有潍院特色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是分不开的。
不是只有研究生才有导师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寂静了一个冬天的校园也开始热闹起来。但是计算机工程学院的7326办公室内仍然有这么一群年轻人在过着冬天式的蜗居生活。目视前方,心无旁骛,手指飞速地敲打着键盘。如果不仔细观察,真难发现这原来是一个“严肃”的办公室。
自从学院推行“项目导师制”,指导学生参加编程大赛的王磊博士就把“弟子”直接领到了自己的办公地点,想时时刻刻对他们进行言传身教。
尹申所学专业为网络工程,程序编写是家常便饭。程序编写要求缜密严禁,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允许有错误,同时还要有创造性。“现在很多学生学习处在一个被动的状态,老师不教的东西,即使自己不明白也不会主动去问。”担任软件编程导师的王兆红老师这样说,“导师制使得担任导师的老师明确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并督促学生学习,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开学之后,一摞厚厚的材料放在了王希庆老师的案头。作为科技创新项目的指导老师,每天忙着审批修改学生的答辩材料,他的办公桌似乎从来没有“干净”过。“物电学科实践性较强,很多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往往由于经验和能力不够导致自己走了很多弯路。”同样担任导师的何卫东老师深有感触地说。
自从物电学院创建项目导师制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敞开心扉,将自己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和自己的导师进行交流并付诸实践。
2014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孙正林原本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走进了实验室,看到了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机器人的场景。很快,他便有了自己的想法并告诉了王希庆老师。王老师鼓励他参加学校的SRTP(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答辩。从此之后孙正林在科技创新这条路上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有了新的想法就会跑到老师办公室,和老师进行一番“唇枪舌战”。“如果当初不是王老师对我的鼓励以及全程为我进行指点,那么我的想法也就只是一个想法。”说完这些,孙正林又开始调试手中还未成型的机器人。
开放实验室,让知识变现
“以前很多实验器材因为价格昂贵往往只能是老师接触,学生只能根据老师的描述进行想象。”管理实验器材的杜延飞老师说,“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老师讲的和学生想的相差千里,学生在脑子里模拟实验过程,对与不对,无从得知。”
学校刚建立没几年的工科实验楼成了各个学科专业的必争之地。在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的申请之下,G509实验室成了该院培育创新人才的“孵化基地”。推开大门,实验台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实验设备,房间随处可见奇形怪状的机器人。2013级学生韦兴旺、范兴茂、杜兆鹏从大一开始就进入该实验室进行各类电子竞赛设计与准备,四年的时间使得他们的获奖证书从省级赛事到国家级赛事已经有了厚厚的一摞。指导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杜德老师说:“学生在参加这些创新活动的过程当中,自己根据专业知识设计相应的产品,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加深他们的理解。”将人才培养由“知识型”向“创新实践型”转变,信控学院在这条路上已经践行了多年。
自从物电学院推行“实验设备”开放制度以来,超高真空磁控系统、多光子纠缠系统、透射电镜等以前只能听老师描述的实验设备前渐渐的多了学生的身影。在该院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协助老师完成科研项目。“当用自己学到的东西来操作这些实验设备,这种感觉倍儿爽!”说完这些,2015级微电子专业的王慧雯又开始捣鼓手里的家伙什儿。
当其他的人把课余时间用来泡吧购物打游戏的时候,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刘增泽却一头扎进实验室,立志要把板凳坐穿。来自唐山的他虽然没有经历过唐山大地震,但是他一直想发明一种机器人,能够在灾后挽救更多的人的生命。“有些专业的测试仪器是我没有的,有时候有了一个好的想法,急需对机器人进行测试,如果实验室不开门,这样只能等到第二天,会耽误很多事情。好在学院的实验室总是为我们敞开着。”苦心人,天不负。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经过半年的反复试验,他发明的“探测救援机器人”模型终于诞生了,并成功申请国家专利。
“实验室开放以后,像刘增泽这样天天待在实验室的学生我们学院也有很多,只要他们有想法,敢去做,不管什么时候,实验室的大门永远为他们敞开。”机电实验中心韩德伟老师说。
以赛代训,深耕创新土壤
2013级软件工程专业的吕钊大学四年一直跟着老师参加各种软件大赛和参与项目。大一的时候,有个软件大赛系里组织报名,吕钊因为自己什么也不会而犹豫不决。辅导员侯刚老师告诉他,只要去参加就一定会有收获。
四年的时间,从校级比赛到省赛,再到国赛,现在吕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多年的参赛和项目经验使得吕钊在专业技术上成长很快。总结规律之后,他自行设计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智能考勤系统”,并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立项。该院张元国老师说:“我们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软件人才培养特别是程序设计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问题,充分结合各类软件程序设计竞赛的特点,探索通过程序设计竞赛改进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从而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使得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软件行业就业的标准或者进入研究生阶段进行继续深造。”
深夜的宿舍,只有乔磊的床头闪烁着微弱的灯光。他一边翻看着自己公司的账单,一边忙着修改营销策划方案。大学三年的时间他参加过学校组织的“E呼百应”电子商务大赛,也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大学生不能做井底之蛙,多参加竞赛,多出去看看,因为在比赛的时候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总会给你某些启发,让你眼前一亮。”在大赛中,乔磊的专业知识不断强化,这让他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并在2015学年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成绩均排名第一。
实力赢得自信,时机成熟以后,2016年10月份乔磊注册潍坊东西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成功入驻潍坊软件园。像乔磊这样在大赛中成长,并越走越远的人在经济管理学院不乏少数,“我们学院通过构建大商科竞赛平台,让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得到充分的应用,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创新能力。”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鹏说。
刚参加完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2015级工业设计专业的王程龙又开始着手准备下一次比赛。在他的手机备忘录里,列着长长的一串赛事行程安排。自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他基本上没有好好休息过。“有时候虽然是同一件作品,但是不同的大赛会对作品的具体要求不一样。”王程龙的眼睛一直没有从手中的小车上挪开,“比如这个小车吧,有的大赛可能要求它实现走S路的功能,有的大赛可能要求它实现自动躲避障碍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不同的比赛对相关知识的应用要求不同,教科书上的内容有限,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自学上。比起同专业的其他人,王程龙的专业素养成熟不少。
“我们学院重点开展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等系列学科竞赛,形成了涵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和车辆工程专业的由7大学科竞赛组成的竞赛平台,在竞赛的组织上实现了校级、省级、国家级竞赛的全面对接。”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刘永胜院长指着手中的一份材料说。
据不完全统计,近4年来,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共有110余支团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参赛学生达400余人次,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培训学生达1000余人次,参加学生人数已占同届的60%以上,学生受益面不断提高。
整合校内外资源,强化平台建设
“原来老师讲的那些电容电阻是这样生产出来的啊。”刚从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生产实习的乔友浩一路上和同学分享着自己的所见所闻,“一块块的电路板拼拼凑凑就成了电脑的主机,这样的话,我也可以改装我的电脑了。”
生产实习是大学的必修课。“在课堂上讲的再怎么好,还是不如领着学生去公司实战一下。让他们时刻了行业变化。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或许还能够引起他们的头脑风暴,发明出个什么东西来也说不定。”今年计算机工程学院带队实习的刘贞德老师说。
去年十一月份,由张留朝老师带队参加山东省物联网大赛的小队在比赛的前一个星期遇到了技术上的瓶颈——无法解决传感器和云端平台数据接收的同步。该院党总支副书记任秀洁得知这一情况之后,主动联系了潍坊联通公司,并安排参赛队员去联通公司的物联网示范大厅进行参观学习。在交流中,队员刘振潇从联通公司的传感器节点中得到了启发,并和工作人员交流技术之后,成功解决了团队当前面临的问题。
“现在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光靠老师教是远远不够的,还是要领着他们多出去看看,这样有助于打破他们固有的思维,寻找新的突破点。”任秀洁说。
目前在与潍坊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和山东贝特重工等企业联合建设的产学研基地项目中,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已有学生的多项创新成果被企业采用,为学生创新的成果转化提供了平台。
副校长丁子信说:“我们学校坚持办教学型、应用型、综合性高等院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抓手,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编辑:李耐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