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导师”创新制度攻关无畏,治学有恒。2016年10月,法学院在学风建设大目标下提出了“班级导师制”全新育人理念。
法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王秀慧老师告诉记者说,“班级导师制”是法学院推陈出新的创新教育模式,在班主任的基础上辅以班级导师,要求其以为人师表的态度、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及深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和发展等各个方面给予帮助,旨在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导师队伍的遴选采用“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导师,导师也可以根据班级特点选择相应的班级,在两相选择和充分协调之下,形成互相最为合适的组合,实现导师和学生之间受益最大化。
导师制下的学生受益无穷。法学院2016级法学二班魏圣楠同学说,导师的选择在学生班级掀起一阵热潮,投票、交流、意见表达等使同学们乐在其中,他们在参与中收获进步。导师见面会中,导师与同学们广泛而真诚的交流。学生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表示对导师的期望很大。法学专业胡春婷同学希望能在与导师的交流学习中取得学业进步,学识增长,经验累积和目标选择。杜立聪老师说,导师制度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师生联系密切。密切的面对面交流,能让他们感受到导师隐性知识的传递,导师的言谈举止是他们自我修养的榜样,较强的专业能力是是他们修学中的引路石,较高的思想层次给他们以道德上标榜,丰富的经验阅历给他们理论知识以洗礼,频繁交流与潜移默化下,他们在受益中成长。
该院导师制在提出伊始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而导师的自主选择、人人参与又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后来的班级导师见面会让同学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导师的积极作用,同学们就这样一步一步被这项制度带动起来,潜移默化下慢慢形成良好的学风风气,整个班级甚至学院氛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法学院院长苗金春表示,班级导师制的设立在根本上是为了匡正学风、全面育人,而法学院的学生本身是认真严谨而又思维灵活的,在科学的课程设置下,再增加这种不流于表面,不拘泥于形式的导师制度,双管齐下,让同学们在有意识的引导下自觉形成良好学风氛围,使学院建设取得很好的成果。
“图书角”惠及全员4月23日,法学院在“世界读书日”响应校读书节的号召,将“图书角”的设立定位为学风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大张旗鼓的展开。
苗金春说,“图书角”的设立也是法学院全员育人的重要举措,是惠及法学院全体学生的一项活动。“图书角”以全员性、共享性、流动性为突出特点,所有同学都可以将自己的书放在这里共享,也可以取走别人分享的书来学习。法学院下设行政管理和法学两个专业,两者互有联系又有所区别,图书的共享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同时可以让法学院下两个专业各有特色之下又相互融合,共同营造一种动态性的学习气氛。
无规矩不成方圆。“图书角”的设立是为所有同学提供方便,人员流动下则需要遵守规则。“图书角”一旁设有“图书公约”,温馨提示同学们需爱护图书,遵守规则,彰显美德,中间悬挂图书借阅登记册,提示同学们自觉将借阅信息登记在册,维护“图书角”的借阅秩序。“图书公约”和借阅登记册的设置使整个活动有序而又不失灵活,让同学们在自觉的行动下形成良好的分享、借阅和读书的氛围。
“图书角”设立的意义在于让同学们在参与中慢慢形成一种读书模式,以此来营造学院良好的文化氛围,互相影响下调动同学们读书学习的兴趣,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学风,以带动整个学院的建设。“图书角”的设立虽是作为响应读书节的活动而设立,但读书节是暂时的,读书是永恒的,“图书角”的设置,会一直影响并感染者每一个人。
“学风宿舍”活跃全局4月,正值第九届宿舍文化节开幕,校学生工作处结合校学风建设的重点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发起大学生“最佳学风宿舍”评选活动,法学院作为致力于学风建设的一份子,积极参与了本次学风宿舍评比活动。
活动以“创建和谐宿舍,促进学风建设”为主题,要求宿舍成员在学习风气、学习成绩、科技创新以及卫生安全等方面争做优秀者,与法学院正在大力实施的学风建设活动相呼应。于是,在接到文件通知后,法学院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筹备工作,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学院学风建设热度又上升一个高度。
法学院学生会主席吕长虹说,法学院学风建设以来,大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而本次“学风宿舍”评选活动,更是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也依旧保持热度。记者深入到法学院学生宿舍,看到了同学们不只有嬉笑玩闹,还有知识探讨,他们一起讨论老师上课留的案例问题,一起解读新学的法律知识,在欢笑中进步。“同学们不再是沉迷网络,而是相约活动,有时候‘全家’出动,或操场运动或打球休闲,有时候三两结伴,或社团活动或志愿服务。”“还可以看到宿舍不再是凌乱不堪、杂乱无章,而是窗明几净、焕然一新,同学们愿意自我管理,相互尊重,共同维护宿舍整洁和谐。”2015级行政管理专业的江培燕同学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潜意识里会提醒自己,牵引自己,有时候会想安静看看书,有时候会想和舍友结伴出去走走,觉得不想再每天无所事事了。”她的同学钱静也表示:“我们宿舍以前很少交流,经常是自己忙自己的事情,只是偶尔玩笑,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会一起做这做那,还会讨论老师说过的问题,甚至会因为观点不一而展开辩论,感觉宿舍关系变好了,而且活力十足。”风气就是在这样点点传播,慢慢浸染中,不知不觉的形成了。
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曹兴波老师告诉记者,目前,法学院的学风建设正处于热烈展开阶段,在学生正新鲜和热情并存时,继续推进宿舍学风建设,仍旧以全员参与的方式,力求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全员在高涨的氛围熏陶中,自觉形成一种学风意识、学风行为和学风习惯,泽被众人。“学风宿舍”活动的参与,使学院学风建设涉及范围更广,建设更加全面,也活跃了整个学院。
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制度创新,书籍流动,宿舍建设,都是为了在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下慢慢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风尚,最终成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化作动力,以促进学生进步,推动学院发展,发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主张。
学风建设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法学院一直在路上。
(编辑:崔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