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侧记(三)
在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报告》中,专家组对我校教学资源投入持续加强予以肯定。报告指出,学校统筹安排各类教学经费,优化调整教学经费支出结构,不断完善各类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建设,图书资源比较充足,体育设施、场地条件良好,各类教学设施均能满足教学需要。学校重视专业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比较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部分专业初显特色与优势,其中特殊教育专业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学校以知识、能力、素质“三目标”相融合为导向,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形成了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
同时,专家也在考察中发现,学校目前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生均教学经费偏少。实验实训条件有待加强,实验实训条件不能很好地满足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教学资源优化和共享程度不够,部分教学设施老化,更新、维护不及时。优质课程资源和课程资源总量均偏少,学生选择余地较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因材施教。
对于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问题,财务处负责同志介绍,为了加大教学经费投入,2016年,学校争取社会资金投入1400万元用于教学资源建设。科学编制2017年经费预算,加大了对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加大教学投入,拓宽资金渠道,盘活现有资源,吸收社会资本。充分发挥学校理事会、校友会等作用,加强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更大支持,建立健全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优化调整经费支出结构,重构学校内部经费分配制度,加大教学经费支出比例。严格财务过程监督和内部审计,实行项目化管理,确保教学经费专款专用。
为缓解部分专业实验实训用房不足的矛盾,学校对分布在不同二级学院的非线性编辑实训室、虚拟演播室、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动画设计实验室等11个实验室进行了整合,加强了对实验实训资源的统筹、共享使用。通过制订《潍坊学院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等,完善实验室和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流程,推动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共用,顺利通过了省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的绩效评价。加快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供热节能实验室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优化整合教学资源。调整校级公共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加大校级基础实验实训平台的建设力度,以缓解教学资源与教学需求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校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学校将加大对实验实训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重点支持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平台(中心、基地)建设。争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专项支持计划和校企合作共建计划,努力建成校地共享的工程实训中心。建立2017-2019年实验室建设项目库,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年增1000万左右。到“十三五”末,新建实验室和工程研发中心20个以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达到350个,争创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将注重教学设施更新维护。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划拨专项经费,改革维修维护的服务模式,做好教学设施的更新、维护工作,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针对优质课程资源和课程资源总量均偏少的问题,学校目前已初步建成网络教学、虚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三大平台,搭建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下一步,学校将盘活现有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提高课程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建立课程资源库、实践教学模拟实训资源库,加大精品课程群和双语课程的建设力度,引进国内外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鼓励教师制作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等,实现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科学整合。建立由网络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室、通识课程资源、数字图书及数字资源等组成的立体化网络学习平台。到2020年,网络课程达到350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达到10门。通过以上建设,加大学生选择余地,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因材施教。
副校长丁子信说,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改善教学条件,一方面要盘活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统筹安排使用现有资源。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争取潍坊市、高新区的大力支持,拓展学校办学空间,从根本上解决办学空间和教学条件不足的问题。
(编辑:崔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