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校代表队获胜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
日前,第十五届“临工杯”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在德州落下帷幕。我校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代表队在此次比赛中满载而归,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是一蹴而就,让我们来了解发生在他们背后的故事。
备选方案
从容应对突发事件
“我们从去年开始着手准备这项比赛,在将近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的作品在实验中不断改进、完善,在赛前我们进行了多次模拟比赛的演练。”来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庄亚童回忆道。为了谨慎起见,他们此次还准备了两套方案。尽管准备十分充足,然而比赛并非像预想的那般顺利。
5月4日,我校代表队踏上了前往德州的列车。车程时间虽短,但是每个人的内心却难以平静。随着目的地的接近,队员们心中的弦也渐渐地绷紧了起来。到达目的地后,队员们便紧锣密鼓地对场地进行布展,并对机器人进行调试。就在这个时候,意外状况出现了:机器人突然罢工,待在地上一动不动。突如其来的状况打乱了队员们的节奏。“还好我们准备了第二套方案——将四轮驱动装置变为两轮驱动装置。”说到这,庄亚童显然轻松了不少。
第二天,重新调试过后的作品与来自全省的1400多项作品一起争夺532席进入决赛的名额。按照赛事安排,我校代表队是下午答辩。因此,这为团队观摩学习、适时调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汤岷笑着说:“这不仅为作品性能测试留足了时间,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人的经验,对答辩环节进行预演和修改。”最后该团队的“花生地膜打孔机器人”成功进入决赛,并从本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瑞康奖学金。
创新不平凡
寻求人与物的契合点
参赛队员汤岷告诉我们,自己在高中时就对创新设计非常感兴趣,经常在课余时间看相关的报道,并且自己也动手做一些小制作。步入大学后,由于比较关注科技创新方面便主动加入了学院的创新发展部。他在谈到“花生地膜打孔机器人”项目的灵感时说:“目前国内许多地方在花生开孔方面还不能完全实现机械化,都是人工打孔或者是人工持打孔器打孔,这种方式不仅浪费劳力、效率低下,而且对劳工的身体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正是着眼于当下的“痛点”,汤岷带领团队成员在车盘动力部分、链传动机构、铝架部分以及打孔装置三个结构部分进行创新,实现了花生打孔的全自动化。其实这个该项目自2017年就开始筹备了,在学长的帮助下,汤岷参与了我校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并顺利结题,之后在团队成员精诚合作下一路过关斩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来自工业设计专业的王旭和赵梦娇及其团队,针对市场上的代步工具和奶瓶,讨论后敲定最佳的方案并做出模型。任何的创新活动都不可能顺顺利利,这个团队也不例外。好多次面对已经成型的作品赵梦娇并没有露出满意的笑容,而是一遍遍的推倒方案,从头再来。他们对细节极为挑剔,在设计中更是精益求精。赵梦娇说到:“关于产品的配色问题,最后去参加比赛的只是一种颜色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经过了七八种颜色的配合,最终才选择出最符合定位并能将复古与传统情怀融于一起的配色。”不论是时尚个人单车还是omom奶瓶,他们都注重挖掘如何让大众使用起来更加便捷、更加舒适。两个团队创新制作思路,并在创新的基础上狠抓设计,为他们最后的夺冠奠定了基础。
知行合一
人才培养代代相承
为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学院成立了专门的实验室,给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同学们提供了可施展的平台。此次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指导老师之一陈红梅谈到:“学校和院里对学生的创新创业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都非常的重视和支持,这使得我们创新更有底气和信心。”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视为人才培养的重点,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来把知识学活。近年来,随着赛事的增多,学院也逐步建立起了良好的“竞赛机制”。从“东方红”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到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再到更高规格的一系列赛事,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学子的身影频频亮相领奖台。“通过比赛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能够看到不同学校作品的特色,从中获取创意。”获得此次比赛一等奖的汤岷同时,学院开展“三个课堂”建设,从传统的教学课堂,到课下实践运用,再到比赛检验成果。在这“三个课堂”中,老师通过指导学生,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密切师生关系。王旭同学向我们谈到:“答辩的前天晚上李峻峰老师和张丽敏老师给我们模拟赛场答辩指导到12点,我们都非常感谢老师。”正是由于学院通过“三个课堂”的建设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新模式,延长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的链条,加强师生课下联系,为新创意的萌发提供了客观条件。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注重代代传承的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理念。通过大三带大二、大二带大一的模式,鼓励合作竞赛,在互帮互助中研究发现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学院重视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注重校企产学研合作,突出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建立了“宽基础、多面向、重实践、突出应用、激励创新、综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三结合、一突出”的教学运行机制,并始终坚持以“高尚的师德熏陶育人、良好的学风引导育人、较高的质量教书育人、优质的管理服务育人”。
(编辑:林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