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学工在线

 
铿锵玫瑰 芬芳绽放———记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陈思雨
发布时间: 2018-09-07 浏览次数: 2239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我校传媒学院教师陈思雨夺得文科组第九名的好成绩,荣获二等奖。这是我校近年来在教学工作方面的又一项重要突破,同时也是山东省高校教师近年来参加国赛在文科组取得的最好成绩。

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全国最高水平的高校教学竞赛。参赛选手都是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近两年省赛中优中选优推选出来的。陈思雨老师代表山东省参加了文科组决赛,抽签确定的讲课题目是《语势的内涵和类型》,她凭借精心的教学设计、充满激情的课堂讲解、精湛的教学技艺、富有魅力的语言表达,充分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和高超的课堂掌控能力,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

克服困难 全力筹备初见陈老师,淡紫色的连衣裙,头发整齐挽在脑后,说话时眉眼弯弯。她现任我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主要教授普通话语音、演讲与口才、文艺作品演播、语言表达等课程。不管在校还是在家,她桌上的书总是摞得非常高。陈思雨喜欢自己一人一杯茶,静静地看书。

从校赛到省预赛、决赛再到国赛一年多的时间里,陈老师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在教学设计上精益求精,讲稿、PPT一遍遍改动,听录音,看回放,精心打磨课程,课程试讲了无数遍,对每一个细节加以优化,随着对课堂教学目标把握得更加精准,对教学内容把握得更加深透,她的信心也日渐增强。6月1日至6月4日,山东省第五届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决赛在山东理工大学举行,陈思雨取得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参加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遴选资格。又经过与往届高手的比拼,最终,陈思雨被确定为山东省文科组的唯一代表,参加全国决赛。作为并非出自985、211名校的选手,在参赛过程中,其他高校对她不期待也不看好。在她前面进行教学的是复旦大学的教师,后面的是清华大学的教师,面对这些来自一流大学的优秀对手的压力,陈思雨选择默默为自己加油鼓劲。

坚持总会被听见。回想起竞赛时的经历,陈思雨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她的教学结束,在PPT上留下了供参赛老师交流的群二维码,因为二维码保留的时间极其短暂,她发现台下的对手都迅速拿手机扫码入群交流,而没有及时入群的老师深表遗憾。这是对自己教学竞赛表现非常好的反馈,自己的付出得到了众人认可。在面对全国名校的老师对于“潍坊学院是所什么样的高校的疑惑”时,思雨老师选择了沉默,然后用自己的实力在他们的脑海中烙下深深的印迹。“站在全国的赛场上,我知道,我代表的不仅是我个人,我也代表了我们潍坊学院,同时也代表了我们整个山东省高校的教师形象。”陈思雨说。

陈思雨坦言,这近一年来的备赛、参赛过程,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收获颇丰。她在备战省赛的时候,一边要给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上课,一边还要修改大四学生的毕业论文,日子紧张而忙碌。备战国赛的时候,家里刚刚一岁的宝宝感冒发烧一直不好,虽然焦虑,但也无暇全心照顾。而她本人,因为身体原因,比赛的时候也是靠着喝中药、打点滴,坚持到了比赛的最后。

亦师亦友 精益求精

陈思雨谈及此次获奖,坦言自己只是一名普通教师,如果说有任何出众的地方,也要感谢任何一位帮助过她的人。学院领导对她工作的理解与体谅,同专业任课老师的积极分担教学任务,都使陈思雨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积极备战省赛、国赛。教务处副处长柳楠也悉心关切,为陈思雨提供了备战场地和相关教学设备。传媒学院院长尹建民在陈老师备战省赛期间,冒着暴雨,仍坚持车接车送;副院长宗绪峰作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老师,在有难度的动画设计上进行协助与指导,让PPT的制作更加完善。学校还安排专业老师听课,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讨论如何让课程出彩,符合现代教学理念,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

她还非常感激自己的指导老师刘蕊。面对陈思雨专业水平高,教学经验相对欠缺的问题,刘蕊在课程环节设置上,对她进行了更加精细的训练。在案例选择时,两人一致同意选择《乡愁》。不仅作品本身非常经典,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那时余光中先生去世,文章的选择就具有一定时效性。因为赛时限制,陈思雨只节选了第三段,在情感的把握与技巧的运营上更加细致。

努力是幸运的伏笔。据刘蕊老师介绍,整个暑假陈思雨都在学校安排的教室试讲,反复练习,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有时候想到一个新颖的案例,陈思雨便重新开始梳理思路,不厌其烦,只为做到更好。因为8月初就要提交材料,提交后便不能更改。提交过后陈思雨便在已有的基础上完善,明确到每一句话,反复斟酌,耐心揣摩大学生的心理,训练量极大。正因为如此,当她在学生面前朗诵《那年我十五岁》时,感人的文字从她嘴里读出来之后就更催人泪下。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课是门艺术,更是门学问。按照比赛要求,每个教学节段只允许有二十分钟的时间,这就要求参赛的教师要在这二十分钟内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节段的讲授,这是一个微缩的课堂,语言之精炼、设计之巧妙全都要求授课教师以“纳米”级别的别具匠心和缜密思维来进行打造,难度更大的是要在这二十分钟的课程里要融入学科前沿、融入个人的学术观点,还要体现学科间的交叉融会贯通。这样的高难度设计,需要准备二十个,而且每一个节段都必须倒背如流,还必须能做到掌控自如,与时间的要求毫差不离。我们的思雨老师做到了,这背后渗透着她从教以来的努力的积垫,也渗透着她个人的不懈追求。她参赛的节段最后是以“文化自信”和“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思政主题作为结尾,后台的观赏者也不尽感叹“思政进课堂,完美的提炼和提升”。

严谨教学 发散思维

“陈老师教学质量高,她不光会给我们讲本专业知识,也会给我们扩展表演的内容。”2016级播音专业的张钰梓同学这样说道。陈思雨通过分享自己在成都上大学经历地震的故事,表演地震时周遭的喧闹呼喊声、人们紧张无助的神态,启发学生思考演绎天灾人祸发生时近乎崩溃的情绪。她在讲即兴评述的时候,通过一个话题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以水为例,她能启发学生联想关于水的方方面面:首先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内百分之七十是水;其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体现水的包容性;但水可载舟亦能覆舟,从而归纳得出水既善良也不可控。

上课时的陈思雨很是认真。2016级播音2班的班长曹钟文同学对陈老师的一个举例记忆犹新。一次活动课题是将人比喻成动物,陈老师便拿班长举例,将他比喻成乌龟,大家都大笑不止,班长也一脸不解,不知其意。陈老师等同学们都安静下来后便解释说,乌龟其实是一种非常坚持有毅力的动物,就像不管她布置什么样艰巨的任务,班长都可以及时完成。陈老师的解释赢得了全班的掌声。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将幽默风趣融入其中,让学生真正理解加以运用,这就是陈思雨的上课风格。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事业刚刚起步,却能在重大的赛事中脱颖而出,取得骄人成绩,这里面有素质天赋的成分,更是一种厚积薄发。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开。相信陈思雨老师这朵铿锵玫瑰,凭借自身的积极进取,刻苦努力,定会绽放得更加绚烂芬芳。

(编辑:陆宝春)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大学生网络传媒中心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编:261061 http://xsc.w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