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学工在线

 
于海瑞团队:做强现代渔业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发布时间: 2018-10-12 浏览次数: 1175

2014年底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海上粮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实践,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于充分发挥山东省科技优势,深入挖掘海洋的巨大潜力,科学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促进山东省渔业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2018年4月4日,《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通过专家论证,方案指出高水平建设“海上粮仓”、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支持东营、滨州、潍坊、烟台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渔业基地。我校设施渔业学科自设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在水产苗种微颗粒饲料配制技术、环境友好和水产品安全营养调控技术、工厂化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无公害水产饲料生产技术体系及质量可追溯体系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已形成产业化推广。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我省“海上粮仓”建设规划的实施,我校山东省莱州湾海洋动物健康养殖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平台、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建设和省、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研究的开展,设施渔业学科的发展迎来了最佳机遇期,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设施渔业学科蓄势待发

我校设施渔业学科在于海瑞团队的带领下,开辟了设施渔业健康养殖学科的新领域。他们充分发挥“产、学、研”方面的特色优势,瞄准水产养殖业绿色产业链主要环节安全无公害生产的重大关键技术,开展了系统的应用研究。

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科学研究证明,海洋可以提供的食物总量比陆地更大更多。“海上粮仓”是指依托丰富的海洋及内陆水生生物资源,利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生产设施装备,通过人工养殖、增殖、捕捞及后续加工、贸易等行为,将内陆水域、近海、深海、远海和可利用国际公海开发建设成为能够持续高效提供水产食物的“粮仓”,实现种粮于海、产粮于海、存粮于海。与陆地传统农业相比,蓝色海洋农业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长期以来,与挪威等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在水产苗种繁育、养殖设施装备与技术、病害防治、营养研究和饲料开发等方面严重滞后,由此带来的资源消耗、水产品安全、环境污染及出口贸易壁垒等问题日益突出,水产养殖行业亟需转型升级。

于海瑞团队从2015年起,先后获得山东省海上粮仓支撑体系建设及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山东省莱州湾海洋动物健康养殖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首届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岗位建设、山东省2017年度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人工智能条件下的凡纳滨对虾工厂化高效生态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示范”、山东省2018年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银鲑的营养需求及其环境友好饲料的研发”,该团队立项经费达700万元。

为将项目顺利进行,于海瑞团队积极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与核心骨干企业协同承担了院士工作站、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室、农业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分室、山东省海洋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莱州湾海洋动物健康养殖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潍坊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和山东省现代渔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有效地解决了研发、中试与实训亟需的大型仪器设备,大大加快了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度。创新平台瞄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进行高水平建设,新型渔用抗病制剂和工厂化立体高效健康养殖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的建设填补了国际上水产养殖行业的技术空白,关键核心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积极引领和带动水产养殖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质量效益型”、“环境生态型”战略转移和健康发展。

成果实现产业化推广

于海瑞团队在他们所研究的科研项目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在沙蚕、单环刺螠营养研究方面,他们开创了沙蚕、单环刺螠营养研究新领域,创新开发了鱼粉替代技术、微颗粒饲料配制技术、环境和水产品安全营养调控技术;在养殖模式方面,他们积极探索工厂化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克服传统养殖模式水土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等缺点;在生产技术方面,他们建立起无公害水产饲料生产技术体系、质量可追溯体系。到目前为止,于海瑞团队的研究成果已形成产业化推广,尤其在研发海水鱼仔稚鱼用微颗粒饲料替代同类进口产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于海瑞介绍,他们团队开发的对虾智能型高效立体健康养殖模式,采用全封闭循环水和智能调控等国际领先的技术集成,使对虾由亩产不到100公斤提高到15000余公斤,彻底改变了传统养殖模式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占用土地多、投入产出比低的弊端,实现了产业向精准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方向发展的转型升级,也为养成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扫除贸易上的技术壁垒,成果已向国内外推广。其团队开发的对虾环境友好型高效配合饲料系数低至0.87,池塘粗养模式亩均增产40余公斤、增收200多元;降低N、P的水中排放量分别达15.6%和22.3%,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至2020年,利用该项目成果将新增产值1.5亿元,创造利税1000万元。项目完成后,将带动我省对虾工厂化循环水立体高效生态健康养殖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也为我国水产业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方向发展提供依据。他们还先后培训基层渔技人员和养殖户1000余人和带动就业2000余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近年来,于海瑞团队紧紧围绕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和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规划要求,结合我校优势学科发展定位,在他们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

于海瑞团队后承担了中法合作先进研究计划、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山东省自然基金、山东省星火计划、省部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与科技重大专项、省市科技发展计划及国际与国内横向合作项目30余项,到位纵横向平台建设与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其中山东省2018年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银鲑的营养需求及其环境友好饲料的研发”立项经费300万元,实现了我校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立项的新突破,有效地提升了教学团队的科研实力,在依托高水平科研促进教学方面起到了很好的骨干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近几年他们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参编译著1部。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已转化推广养殖面积超过200万亩,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新增产值60亿元以上。

于海瑞说,现在设施渔业学科的发展迎来了最佳机遇期,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他表示,他们团队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及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科技需求,紧紧围绕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和我省“海洋强省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规划要求,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科技创新支撑,更好地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陆宝春)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大学生网络传媒中心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编:261061 http://xsc.w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