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学工在线

 
【文明创建】嘉庚精神传承——每一个集美大学学生的必修课
发布时间: 2020-11-06 浏览次数: 425

在《习近平在厦门》里有一篇《习总书记对嘉庚先生和集美大学情有独钟》的采访实录,被访者任镜波老先生在谈到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时说,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把“嘉庚精神”提到国家层面,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以“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的集美大学,学习、传承、弘扬嘉庚精神,是每一个集大人的必修课。

精神传承,将“必修”落到实处

早在集美大学合并之初,学校领导就提出要把弘扬嘉庚精神作为建校的根本,要把“宣传陈嘉庚,学习陈嘉庚”作为责无旁贷的义务,要把嘉庚精神作为集美大学学生的一门 “必修课”。为此,学校大力开展嘉庚精神课题研究,对于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特色研究的思政课题、学生工作特色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举办政工干部“陈嘉庚精神读书班”,研读嘉庚先生语录,领会办学育人思想;编辑并出版了《嘉庚精神读本》等专门教材。学校还培育了一批嘉庚精神研究的学生社团。

自2006年起,《陈嘉庚精神》与集大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列入通识教育课程,有规范的教学、实践和考核要求,这不仅将“必修”落到了实处,而且跨出了学习和弘扬陈嘉庚精神的新一步。2014年开始,学校开设《大学学习导论之学校历史文化》必修课程,这也是新生入校的第一堂课,由校长为全体新生讲授嘉庚精神、“诚毅”校训和校史文化。学校还通过校领导赠阅嘉庚精神读本、佩戴校徽、优秀校友对话等环节打造仪式文化,将嘉庚精神教育融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通过多样化的举措使学生全面了解嘉庚精神,促进嘉庚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实践。

精神传承,不只是述说历史

刚刚过去的十月,是厦门市“嘉庚精神宣传月”,到集美大学校史馆参观的访客络绎不绝,这其中,也包括6323名集大新生,他们将在这里开启对校史和嘉庚精神的学习。这个2018年重修的校史馆呈现了世纪伟人陈嘉庚先生奠基百年伟业和一代又一代集大人继往开来、勉力奋进的历史,同时,也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嘉庚精神的高度赞扬以及对集美大学办学的重要指示精神。校史馆对师生及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开馆两年时间,已接待访客近6万人次。费南茜是开馆后的第一批讲解志愿者,她说:“我在这里为许多师生讲解,工作不轻松,但心里却充满了感动与力量。不论师生校友还是校外来宾,都为嘉庚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这对我来说,就是最生动的教育课。”

“嘉庚精神不是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个个具体的集大人,是一个个关于爱国、拼搏的故事,深深感动着我。”大一新生胡瑞说。这个承载学校历史发展的重要场所早已成了师生、校友、访客的打卡点。

学校还新建了自然科学馆、船模陈列室,设置校园文化成果主题展厅,将中山纪念楼打造成集中展示学校校史、特色校园文化和优秀校园文化成果的文化地标。同时,加强原有“校主陈嘉庚先生塑像广场”“南极石”“世界航海石雕海运图”“严力宾烈士纪念园”“基石广场”“陈嘉庚语录碑廊”等人文景观维护利用,充分发挥文化设施育人功能。

精神传承,在鲜活的文化艺术中

前不久,集美大学举办了“陈嘉庚先生创办航海、财经100周年”纪念活动,将嘉庚精神深度融合到庆祝活动中,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百年前嘉庚先生为挽海权、救经济兴办航海教育、财经教育的初衷和办学的艰辛。文化精神的传承早已融入到校园日常的文化艺术中。

集大音乐学院于2020年7月精心策划了由学院客座教授、词作家王培元、国家一级作曲家骆季超共同创作的大型合唱情景剧《华侨领袖陈嘉庚》。以“演嘉庚”“唱嘉庚”“颂嘉庚”的艺术形式,将嘉庚先生的事迹搬上舞台,达到“以艺育人、以艺化人”的目的。获得第二届福建省大学生戏剧节决赛多个奖项的话剧《集美一号》由文学院师生自排自演,展现嘉庚先生鞠躬尽瘁、公忠职守、诚以为国的爱国主义思想。

学校培养和形成了“航海文化节”“嘉庚财经文化节”“海洋文化节”“嘉庚梦学子情志愿服务”等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举办陈嘉庚生平事迹展、嘉庚精神伴我行微拍、《献礼陈嘉庚》主题音乐会、《陈嘉庚》交响音乐会、歌仔戏《陈嘉庚还乡记》《嘉庚颂》诗文诵读会等特色主题活动,出版《百年集大嘉庚建筑》《嘉庚梦 集美情》《百年航海》等校史和嘉庚文化特色书籍,在文化熏陶中传承弘扬嘉庚精神,培育师生爱国、奉献、担当的文明特质。

精神传承,在每一件微事中

“集大的志愿者真不错,他们总是能出现在我们需要的地方,把孩子交给集美大学,我们很放心!”在今年新生报到时,一位新生家长对记者表示,尽管不能入校,看到志愿者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忙前忙后,心里的担忧减了大半。事实上,集美大学的志愿者们不仅仅活跃在校园,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也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只有让嘉庚精神落实落细落小于日常学习生活,嘉庚精神才能真正深植于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人生的行为准则。学校整合各类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教育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新时代生动实践中增强能力、树立家国情怀、践行嘉庚精神。组织实践队寻访内迁校址,感受嘉庚先生办校精神;组织20余支嘉庚纪念馆义务讲解队,弘扬嘉庚精神。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集大的志愿者也没有缺席。轮机工程学院学生刘杰瑞参加武汉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隔离点坚守的26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协助隔离点取得了零感染、零病亡、零差错的成绩。前不久,被评为共青团中央表彰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疫情防控时期,我校近500名青年志愿者在生源地社区、村镇承担志愿服务工作,集大青年们用志愿服务刷新成长时速,用实际行动传承了嘉庚精神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实践着诚毅校训所倡导的担当品格。”校团委书记吴薇表示。

“嘉庚精神是大爱,是对国家、民族、社会的爱,我们在集大所学、所养成的品格就是这种精神的延续。”支援西部建设的2020届毕业生李欣媛说。

嘉庚精神教育已融入校园生活中,根植于集大学子们的爱国情怀中。故事还在延续,精神的传承也将源远流长。

(编辑:贾鑫铮)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大学生网络传媒中心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编:261061 http://xsc.w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