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施翔教授作为第一作者,以“A flower’s middle lobe mimics an anther”为题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Top期刊《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IF=11.123/Q1)的Frontiers EcoPics版面发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王雷研究员共同参与发表。

图注:黄色的花部结构形态上非常接近花药,并且含有大量花粉,但却是花瓣。
乳白花角茴香(Hypecoum erectum var lactiflorum)是主要分布在新疆准噶尔荒漠的短命植物,其内层花瓣的中裂片为黄色兜状结构,花药散粉时,中裂片包裹住花药,收集花粉向上生长,并逐渐释放兜中包裹的花粉,是吸引传粉者和花粉呈现的关键功能器官。
与人们印象中花朵结构不同的是,该植物花部的黄色部分(包含花粉)并非花药,而是花瓣,这种植物拟态行为在吸引传粉者的过程中同时提供花粉的个例非常罕见,该结构实现了在形态和功能上对花药的双重拟态。但是据已有的文献资料记载,拟态行为在吸引传粉者的过程中,常常具有欺骗性质,并不具有真正的功能,该发现对进一步认识特殊花部结构存在的合理性和适应进化方式具有重要价值。
(编辑:刘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