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以“心”迎新,以“旧”迎新

时间:2018-09-08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大学迎新报到,是一场有目的的人间流浪。挤挤攘攘的人群、充斥的嘈杂声、陌生的脸庞是校园迎新报到的标志。慌乱与迷茫,贴在每一个新生的脸上。2018年9月8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迎新工作正式开始,此次迎新地点设在天一楼楼下,文学院学生会成员和学生党员参加了此次迎新工作。文学院独具特色的迎新创意,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情厚谊处处显露,旧式物件频出,传统意味更为浓烈。

立一堵勋章墙,记录萌新梦想

张贴梦想,冀望明天。梦想勋章墙上写满了小十八的各种梦想,“考研”、“考博”、“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他们认真地在卡片上写着自己的梦想,并张贴在最显眼的地方。“在梦想勋章墙上张贴我的梦想只是小小的开始,大学四年我一定会实现它们。”18级新生说。

值得一提的是:勋章墙上卡纸的形状各异、图案也不尽相同,这是由学长学姐亲自裁剪和制作的。希望他们保持初心,我们在此等待四年后的他们来收获自己梦想的果实。

搭建一个邮筒,承载爱与亲情

迎新现场摆放大红色邮筒吸人眼球。邮筒和明信片,是离现在很久远的东西,但在文学院的迎新现场,这两个古老的物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邮筒中的明信片,盛着的是父母温情。这个活动是为新生家长准备的,家长可以在明信片上写下对孩子没有说出口的话和对孩子的期盼,放入邮筒内。

感恩父母,邮筒传情。“亲爱的女儿,祝愿你前途似锦,学业有成。”一位父亲用颤抖的手在明信片写着。邮筒是需要珍视的文化符号,一个小小的邮筒不新奇,但它传递的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亲情无言,藏在生活中,藏在嘱托中。当父母替我们放下行李将要离开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需要长大了。父母离别的背影,渐行渐远,我们的路也在一点一点的铺垫。

备纸袋一沓沓,绘画爱护之心

手绘祝福,寄予希望。暗暗灯光下,用笔画着青春,写着祝福。“之所以很认真的去完成手绘纸袋,是因为我想告诉小十八,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认真对待,真正的做到一丝不苟。”17级张蕾说。大十七亲手在纸袋写下对小十八的祝福,并画上一幅幅寄予希望的图画,虽然图画形式多样,但却传承着共同的情感:青春遥遥,正为少年,不可辜负。

小小的纸袋是大十七对小十八情感的传承,更是一种对文化精髓的传承。

老师笔书卷轴,展现文院气质

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文学院还在7号楼新生报到处以及南门和北门的迎新点各悬挂了一对卷轴。据悉,这三副卷轴均由2018级新生辅导员吉飞老师亲手书写。“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欲上进先读书”……这是吉飞老师对小十八的谆谆教导,希望他们在人生新起点上更加奋进。

卷轴吸引了很多家长和学生驻足,新生们看到卷轴后,眼睛里充满了对文学院的向往。书法文化在现代化的校园里绽放光辉,浓郁的墨香尽显文院本色。

一张卡纸,是一个崭新的开端;一个邮筒,把深深的亲情尽显;一幅卷轴,寄托老师殷殷期盼。迎新期间,全院师生全力以赴,为新生及家长提供热心、真诚、周到的服务,期待小萌新们能在这情谊流动、传承文化的迎新现场,在大学第一天里,有所收获。

(责任编辑:赵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