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间小小的屋,一扇窄窄的窗,世界便可窥一二。
二八年华,青春正好。怀揣梦想的王佳梅来到繁华的香港投奔亲人,努力拼搏,却被现实一次次残酷打压。贫穷与梦想交织,爱情与生活双双破裂,她终于沦落风尘,香消玉殒。《踏血寻梅》便是这么一曲引人入胜且发人深思的震撼悲歌。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这部电影,以段落式的手法展现了香港当下众生百相,用案件来放大人性的光明与阴暗,将生命走向毁灭的过程渲染得孤绝凄美。
“我不怕死,死了会上天堂,什么都可以做。不像做人,活着会痛,活着会恨,活着就要每天想着怎样活得更好。我很想坚强,但是会累。”在本该花开荼蘼的季节,佳梅却已快走到苦涩人生的尽头。外乡人的弱者身份,语言的隔阂,模特工作的不顺,爱上恩客,却公然被他撇清关系——佳梅寂寥生活中的火光戛然而止。种种“力争上游”的努力统统宣告失败,社会将她摒弃得更为彻底。在无法“往上奋斗”只能“往下漂流”之际,迎接她的,却是被同样孤独的底层人所吞噬……
那句“我想死”,究竟是决心离开这个世界,还仅仅只是一种委屈的呓语倾诉?
“我不想做人,她想死。我不恨女人,我恨的是人。”一个活在儿时目睹至亲车祸离世的阴影与暗恋他人而不得的无法自拔之中的货车司机,无可避免地走上了这一场“踏血”之旅。黑白的画面,死寂的表情,一字一句,骇人听闻。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在六个小时之内轻易化成了碎片,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之中,这是他眼中帮她解脱的方式。
人生轻易,长夜无光。一个找不到认同感的他,和一个心冷致死的她。两个同样寂寞的边缘人,在这个光鲜亮丽的城市里,寒冷黑夜中借着微弱的体温相互取暖。生如蝼蚁,空剩躯壳,直至相互成全,相互抛弃。在这看不见风景的屋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救赎对方,我们眼里的暗,却是他们眼中的光。
踏着血,真的能寻来那傲骨的梅吗?不尽然。若悲剧早已注定,剩下的便唯有唏嘘。
“我就是想再多知道一点别的故事。”衣衫褴褛,白发驼背的警官,执着追寻案件的隐情,一次次的探监,只为揭开真相,寻觅人性的曙光和希望。怒他人之不争,哀他人之不幸。这位悲天悯人的警官,执意去寻那孤芳的梅。最后却也只敢冒充佳梅给远在湖南的父亲发短信慰问,面对着一室孤寂,思念自己的女儿,默默落泪。
影片的最后,老警官看向窗外,静伫良久。他在一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过路的行人,修女,忙碌的小市民……这是他眼中的香港社会,现实又是否如此?
《佛经》言: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真妄不二,真妄如一。实相与妄相取决于你的内心。绝大多数人,并不能拥有一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刻,可能会陷入绝望,绝望源于寂寞,困住自己的内心。看似一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其实也是一个看不见风景的房间。
“你看,天又亮了,这世界还是得继续。”
(编辑:于晓俊 孔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