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我的第一次大学寒假

发布时间:2017-02-28

时间流逝得极快,可以说是转眼之间,大一的上学期就这么在紧促的期末考之后结束了。

考完后的第二天一大早,我出了校门,去了合肥南站,搭上了开往家乡的第一列动车。预想中上车后的深沉感慨被浓重的睡意省略了过去,当我醒来时,身边已是乡音。随着列车的播报,我在人潮的裹挟中缓缓下了车。

那天,我呼吸着家乡清甜的空气,除了假期的愉悦,更多则是归乡的欣慰。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改变了我许多,丰满了我的羽翼,我讶异于自己在一个崭新的生活中所获得的改变。

回到了家中,吃上了我日思夜想却难以如愿以偿的海鲜,那种感觉简直不亚于高考结束后的那一顿晚饭一样畅快。不仅仅因太久没能吃上家乡味而产生的久旱遇甘霖的感觉,还有,许久不曾有过的父亲母亲坐在你的两侧,与你唠着家常的那种久违的温馨感。

放假的日子相较往年更加地接近年关,却仍远不到上班族们的休假日期。所以,每天当我睁开双眼时,父亲母亲早已离家,只有仍在饭桌上冒着微微热气的早点。似乎一切都与过去我所经历的寒假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这大半年的大学生活已经让我不再像是过去的那个样子了,第一次社团,第一次出游,第一次住校,第一次料理自己的生活,第一次在遇到困难时没有父母在身旁,太多太多的第一次,让我成长,让我成熟。同样的,我也好奇,那些曾经与我一起幼稚过,一起为了高考努力过的好朋友们现在都是什么模样。

“半年不见,各位都长大了呐,我都认不出了”我一边笑骂着,一边选了个位置坐下。

“同学你是谁啊?”

“才换了一副眼镜就帅的你认不出我啦?”一群人哄笑了起来,借着这一浪令人心暖的笑声,我发觉,确实的,不仅仅是我,同样发生了天壤之变人大有人在。只不过,谈吐中仍然是熟稔的声音与语调,让人怀念的声音与语调。

匆匆小聚,这场被笑称为“生人见面会”的聚会在氤氲的暖流中,包裹着银铃般的笑意,在南国不曾有落雪却也不见得温热的冷风中悄悄散去,我记住了每个人新的容貌,也惊叹于每个人实实在在的改变。或许这种感觉很难用言语来形容,但是,那种明显的正在向上成长的朝气却显而易见。我们的聚会不再只是无聊的讨论游戏的操作技巧,同学间的各种八卦,也不再因为某些事情而突然冷场,我们开始聊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活,时有赞美,时有吐槽,侃侃而谈。我们都在羡慕他人的同时学会了如何真正保存独属于自己的那份美。

我们为生活而欢笑着,我想,此番蜕变才是真正最为有意义的,因为,我从每个人的欢声笑语中看到了浓浓的希望与耀眼的热忱。就像是那即将消逝于云际的暖阳一样,不在于它即将远去的凄美,而在于它最后那抹惊现在云端的光亮。

这是满怀希望的光。

年前,往年购置年货都由父亲母亲一手操办,今年难得假期有闲,便跟着父亲去“赶集”。家里一向有在过年放上一盆蝴蝶兰的习惯,买兰花便成了我的第一站。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去花鸟市场,市场人很多,父亲也没带着我多逛,熟练地找到一家光临多次的小店,同样的价格,抬走一盆能够在家里开放三四个月的兰花。盆栽很沉,市场里又进不得车,只得靠人力将兰花抬到停车场。我与父亲两个人合力仍旧气喘不止,当把兰花小心翼翼地放上车时,我望了一眼自己被压得通红的手掌,一阵心痛。

“爸,以前你不会是自已一个人抬的吧。这么沉。”

父亲没说话,只是笑笑,拍了拍我的肩膀。

“为什么不叫我来帮忙啊,你的腿也不太好,搬这种东西好吃力啊。”

“你以前读书忙嘛,不影响你,好好读书就行。”

仍然是一贯轻松的语气。但现在的我却更是清楚,这并不轻松。一瞬间,我产生了一种流泪的冲动,借着处处张灯结彩的氛围,我悄悄抹去了眼角浮出的酸意。

车上,我坐在后座,看着父亲紧握方向盘的手,我愣愣地看得呆了。上面仍然留有搬兰花留下的红印,那是一抹催人流泪的红,虽然与窗外到处洋溢喜庆的红不一样,但是却一样的温暖,如天边美丽的太阳。

小树分割线

这是我过上大学生活后的第一个寒假,这个寒假对于我有着许多意义上的第一次,当然,最为深刻,还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向一名成年人的蜕变与成长,第一次感受到从父亲沧桑的手掌上所传来的那份酸意。

尽管是第一次,想必也会是记忆最为深刻的一次。我想,张灯结彩的新年便是对于我的成长的最好的证明吧,除旧,迎新,向上,珍惜每一个日月。

新年快乐呐,亲爱的自己。你变了,我喜欢你现在的样子。小鸡破壳。

(编辑:郑立民 陈贞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