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效仿,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放假期间,人们都会放风筝。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放任风儿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