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离别,大多数时候脑海里映现的都是古人灞桥古柳、清笛声残里的震颤;是十里长亭相送再相送的不舍;是执手相看泪眼的无语凝噎;是更尽一杯酒,自此无故人的慨叹……如今在这个既高唱自由自在,又嚷着娱乐至死”的年代里,连离别都染上了随性洒脱的气息,少了委婉缱绻的热泪盈眶,多了大方不羁的豪放。古人有长亭短亭,今人有车站月台。虽说古今送别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别时的情意依旧深沉,绵延数千年。你若不信,且听我给你说说四张车票的故事。
第一张:K1002
一个还有几天就满18岁刚成功挤过千军万马独木桥的女孩,捏着西南某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在火车站拥挤的人群里,拖着行李箱步履蹒跚乌龟似地穿行。不远处的父母,高举着双手,大喊着“等一下等一下,在这里,在这里”。前面的女孩一点一点地扭过头,诧异的目光在人群中扫来扫去,最终抿了抿嘴巴,咬咬牙,仿佛花了很大力气才决定向喊叫声的方向逆流而上。原来是父母想再次确认一下:女孩的东西是否都带齐全了。毕竟这是女孩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担忧的父母露出因为工作忙碌不能送女儿去学校的遗憾与抱歉之情。在父母的督促下,女孩再一次打开背包,仔细地检查了一遍。车票、钱包、通知书、身份证、手机……一切都在。妈妈伸出手,摸摸女儿的头发,爸爸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说,“去吧,注意安全,记得上火车了给我们打个电话。”女孩又一次拖着行李箱,融入湍急的人流中……
第二张:K356
一个身穿长裤长袖长发掩面的女孩在室内温度27°的长沙火车站候车厅里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即便她满脸泪水,还有隐约的哭声,耸动抽搐的肩膀。假如这个时候你站在她面前,她若不抬头,你定然不会知道这是一个努力压抑哭声,满心悲伤的女孩。几分钟前,她还骄傲的拥抱着深爱了五年,专门坐18个小时火车不远万里去相见的男孩,倔强地说着:“再见,如你所愿,这次是真的再也不用见了。”候车厅里人声鼎沸,人头攒动,热浪涌动。她却觉得她仿佛孤身一人置身于冰天雪地,抬眼望去,尽是惨白荒凉。脑海里一遍一遍放电影一样的闪现过往,从高中到大学,从同一个班到分隔两地,从相见恨晚到不如怀念。人生真是奇妙,就像这过往的行人,有多少是过客,又有几人是归人。这矗立许久的车站怕早就惯看了离别,有人来,自然也有人离开……
第3张:T224
“叮铃~”手机短信提示音。“到火车站了吧?你走,我不送你。你来,不管风多大雨多大,我都去接你。等你下次再来,我定再携十里春风与卿相遇。”“好。”按下发送键,揉了揉惺忪的眼,星哥的短信真是及时,再有一站就到火车站了,差点坐过站了。星哥,作为我这个女汉子的好兄弟已经十年了。听说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个最佳损友,毋庸置疑星哥就是我生命里的这个人。在短暂的五一假期里,在那个号称“气质如兰,广远为州”的城市里,我们在黄河边上散步,在中山桥上聊天,在夜市上吃着棉花糖撸着串串侃大山,真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你好,请问你旁边有人吗?”客气礼貌的问话声把我拉回了现实,人来人往依旧拥挤的车站。
第4张:Z264
“从西安开往拉萨的Z265次列车已经进站……”整个车厢里的人似乎沸腾了,就像在壶里翻滚的热水。站起来在行李架上扯行李的人,推推搡搡往前挤的人,在过道里一边拖着孩子一边说话的人,都透着急切的心情,和我一样的想要快点看到这雪域之城模样的急切心情。终于,挤出来了。我贪婪的呼吸着海拔3500米拉萨城的空气,“如果你在拉萨有什么需要的话记得给我打电话啊,也许我可以帮到你。”说话间拍了拍我肩膀的兵哥哥已经潇洒转身,消失在人群中。跟着人流,大踏步往前走,一边抬眼打量满是热烈红色的拉萨车站,一边想:“这大概是格桑花的颜色吧。”这就是我心心念念的拉萨啊,最接近天堂的地方,远处圣洁的雪山高高耸立,几百几千年来,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大约都不曾变过。
我小心翼翼地看着这些车票,从西安,到重庆,到长沙,再到兰州,最后到拉萨。从过去,到现在,极目远眺至可见的将来,似乎都一样,又都不一样。一样的别离,不一样的心情,既能与君山水不相逢,又可与卿曲终不散场。多年后,才想起一句话:“如果多一张车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编辑:孙媛 杨敏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