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我们不能没有英雄

发布时间:2017-04-18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还记得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吗?

我无法给雷锋精神一个准确的定义,到觉得借用他的这首诗再好不过了“如果你是一滴水,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雷锋一心向党,他把党比作母亲,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党和人民的。他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象征,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是雷锋给我们留下的名言。这种强烈的阶级情感,正是雷锋精神的精髓。但是现在人们表现出的具体状况是70后学雷锋,80后烦雷锋,90后忘雷锋。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雷锋精神在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应如何去发扬?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雷锋精神?如何理性去对待雷锋精神的争议?

请允许我说一句“我们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这句话是革命先烈郁达夫在鲁迅追悼会上说。时代发展到今天,实在不愿意看到英雄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评价。我们需要英雄!

雷锋时代过了吗?有人说,雷锋精神是特殊时代的产物,中国人民承受住了三年饥荒、外部封锁等重重考验。内外交困的局面磨练出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周恩来同志曾精辟地把雷锋精神概括为四句话:“ 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当一阵阵质疑声响起时,最美妈妈托起坠楼女童,女孩获救,吴菊萍的手臂却被撞成粉碎性骨折;“洋雷锋”护长城,定期到长城捡拾垃圾,10年来捡垃圾已达数千公斤;“钉子”精神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忠义感乾坤的王锋三入火海救人生命;张超壮烈牺牲在歼15飞行机上……

当人们讨论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时,不久前的3月4日母校东阿实验高中的学弟们给了我答案。在东阿县,有两名“90后”中学生,看见一位老大妈被一辆三轮车碰倒后,不但把老人扶了起来,而且还骑自行车紧追一里多地,将肇事者拦住、报警……高一学生田伟龙说:“这件事不管怨谁,既然把别人撞倒了,她(肇事者)最起码要过去看看人家有没有事,而不应该逃避责任,更何况整个事故经过我们都看到了。”

每年的3月5日是雷锋日,我们千万不要仅在此刻才想起雷锋。因为学习雷锋精神不仅是一个口号,而是贯穿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并非一定要借助雷锋日来体现。

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我们都应该把有效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不管是20世纪还是21世纪,我们都不能没有英雄,没有雷锋精神!

编辑:李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