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避免,当写作跨进了门槛,阅读也就附带了这个门槛。所谓曲高寡合,门槛越高,能跨进去的人就越少,对于矮子们来说,简直就是一面高墙,只能望而却步了。”
的确,真正优秀的作品都是超时代的,难被现世所理解认同,而太多的人耐不住现世的寂寞,生活的压迫,挣扎再三,迈出门槛,迈下台阶。叔本华说过,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是啊,下里巴人的作品通俗易懂,很容易就会取得人们认同,甚至追捧,幸运的还会名利双收,轻易就赚的盆钵满体,然后找个空气清新的地方,颐养天年。这样诚然不“孤独”了,但这份不孤独背后的那颗心——它开心吗?
其实,听一个二十岁的人谈“孤独”多少有些可笑吧。毕竟,二十岁的我见识浅薄,想法幼稚。但是,我还是想再聊聊这个词。
网易云里有人说“‘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蝶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你说自己孤独,不被别人理解,这就对了。我们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哪有那么多理解啊。其实,所谓的理解里藏的多是“包容”。也有人说“‘孤独是每个人的随身品’,每个人的孤独都不一样,但享受孤独、与孤独共处是始终要做的功课。”我想,确乎是这样。
人生路途不过一瞬间,知天命,百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