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不乏煲煲电影。这次,又看了一遍十大经典电影之一的《肖申克的救赎》。
故事源于一位被人陷害的银行家,因为起诉无证而被处以“杀妻银行家”,被终生监禁于肖申克。我想大家如果你是这位主角,你当时的内心是怎样的?有的人会说:“完了,这辈子就这样没了,真是冤枉,如果能给我个机会,我一定会证明自己的清白。”但是监狱的情况复杂,谁会保证你能捉住机会?不同态度的人也就有不同的想法。终究还是归结于电影的主题——信念。
主要讲述的是两位主人公安迪和瑞德在监狱里从初次认识到形影不离等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以及安迪如何一步步救赎自己和以及监狱里的人。小编觉得在这部电影里最令人感到震撼的是安迪对待自由和希望的坚持与向往,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多么恶劣的环境中,他都没有放弃对希望的信念。
具体的做法是从认识监狱的瑞德,弄到小锤子,通过壁纸的掩盖。一步步的向着希望前行。安迪对自由和希望的追求是最令人赞赏的,对他来说即便只是片刻的心灵上的自由也是很珍贵的,为此他让狱友们喝上了本不可能喝到的冰啤酒;他坚持刻石头,即便进狱也没有抛弃自己的兴趣;为了重温音乐的美好,他不惜违反监狱的规则而被独自监禁2个星期;为了建立图书馆坚持每2个星期写一封信,6年不间断;为越狱,19年靠一根小小的铁锤挖除了一条地道。这一切,无一不体现了他对自由的追求。安迪也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他懂得利用一切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用他的智慧改变了监狱里的一切,同时也使很多人得到了心灵的救赎。
现在我们角色互换下,安迪对希望不放弃令我震撼,如果小编是安迪,我恐怕我是下一个老布。起初大家都希望救赎,当时有一人放弃了,接着就会第二人,久而久之,第四第五等等,慢慢的失去人性,成为了电影里的“体制化”。
瑞德是此部电影另一重要人物,而电影正是以他的角度来讲述安迪的一切的。如果没有安迪的出现,也许瑞德会步上老布的后尘。然而安迪不仅解救了自己,更是解救了瑞德以及监狱里的很多人。同时瑞德的存在也是安迪最终越狱成功的重要媒介之一。瑞德和老布的例子也让我们认识到体制化的可怕,人一旦体制化了,那么一旦他离开了这个体制就会活不下去。
在主人公扒光衣服,大声呼喊时,我想大家也是同样的感受,为安迪松了口气。
影片主要是要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要放弃希望,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是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正如安迪一步一步用自己的行动来救赎着众人,同时也解救了自己。
在我们自己的现实中,我们注定是自己剧中的主角,而电影给我们一个局外人的机会,所以我们经常喜欢以一个局外人角色从影片中寻找自己、审视自己,总喜欢从电影中寻找生活、审视现实。这一次我看到最多的是体制下的自由和永不熄灭的希望、压抑下的友谊以及善恶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