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下雨的时候。
每当夜幕降临,要是雨淅淅沥沥下起来,我便会独倚窗台,聆听雨的呢喃,感受雨的缠绵。此刻,爱雨的人听雨声淅沥,宛如一曲天籁,轻轻地敲打着淡淡的思绪,让人思念翩翩,心弦摇曳,欲罢不能。
说起雨,我便会想起词人。
自古以来,不少词人墨客,愁绪往往因雨而生,他们大多借雨言愁。于是,雨就成了一些词人喜怒哀愁的寄托。在不同的雨季,词人因雨而愁的伤感,往往是不会相同的!
春雨,是朦朦胧胧、淅淅沥沥的。阳春三月,细雨霏霏,柳絮杨花吹满路,春光留不住。可是,在词人看来,一丝春雨一丝愁,春雨也就成了一种绵绵的、苦苦的相思。那朦朦胧胧的春雨,就是词人剪不断,理还乱的一种缠缠绵绵的愁,可有诗词句为凭:“......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这首词以幽深飘渺的意境,描绘了春雨中的一个少妇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词人明则写别人,暗则写己,仿佛是在凭栏极目凝望,翘首远处天涯,思绪万千,此时此刻,词人心中纵有千种愁绪,那梨花带雨般的忧伤,又能和谁说去!“......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词人,也许昨夜里一番沉醉,今朝酒醒,恰逢春残时候,又见野棠梨上的宿雨,恰似离人的悲泪一样纵横。这种雨飘花落的情景,是孤凄?是苦楚?还是相思?也许,春雨是词人一种憔悴的情怀吧?词人啊,词人!你梨花带雨般的一脸忧伤全部融入片片词句之中,如雨打芭蕉般的凄凉,似珠落玉盘般的清幽,叫人读罢,心里不禁清冽寒凉!还有春雨中,人们曾恋恋不忘的,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汉子,变得仿佛遥遥而又依稀可见,正为一种报国无门的忧虑而愁肠百结!也许是他官场失意,虽胸怀百慧,却难以飞高......他只好苦闷彷徨,垂钓在斜风细雨中,仿佛发闷气似的也不愿归家,真有颠沛流离之感,是何等的悲催!唉,真是世事无常,命运难以预料,让一个人竟背负了无尽的悲伤和迷离。许多时候,我读着这首词,却被词的意境打动,不知是身隔千年感同身受,还是自己就在其中。其中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是绝领悟不到的......
夏雨,有时来得猛,让人始料不及,方见晴空万里,忽而不知从何处飘来了一片乌云,刹那间,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一片汪洋。没有夏雨,哪有词人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中的深广闲愁和悲凉心境?没有夏雨,哪有词人的“......竹杖芒,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心态。没有夏雨,哪又有词人“闲梦江南梅熟时,夜船吹笛雨潇潇”时的惆怅情怀?岂不是:梅雨落尽,孤客独愁,满腔忧郁和寂寞随着一城江水悠悠向东而去。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秋雨,是词人挥之不去的伤痛。词人念及亲人,即便有千种风情,又更与何人说去?“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也许词人身居高楼,在秋雨中极目远眺,时至黄昏,仍孤寂一人,与她为伴的却是梧桐叶上的潇潇雨。孤独而又多情的词人啊,雨天念君天涯,真是:“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词人的那种孤独,清冷,寂寞,可又有谁知、谁怜?我想,词人就是人间惆怅客,念君念得泪水满目纵横。词人往往一念之间,一念执着,却物是人非,在愁肠百结中只以秋雨托愁,哀叹之中,不乏惋惜,犹如一曲离殇!这些爱雨的词人,他们的诗词之句,没有不与雨相关。有时,词人因雨,长夜难眠,孤灯瘦笔,唯有两行相思泪。秋雨,就是这样惹得词人身心憔悴,人比黄花还瘦。词人怕就怕秋雨,更怕秋雨绵绵,连月不断。
冬雨,是一场苦雨,灰蒙蒙的天空会显得苍白无力。在冬雨中,人会不寒而栗,而多愁善感的词人又更那堪冷落呢?古人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人之悲欢与忧愁,为什么要与雨相干呢?雨就是雨,仅此而已。人要常怀平常之心,不悲天悯人,风雨过后,岂不是彩虹依然?而词人,因雨却萌生无穷的闲愁,那又何必呢?作为诗词之人,情何以堪?真累!
(编辑:田钰 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