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男孩,从小笨拙,不善言辞,却十分热爱思考。在七八十年代,教育资源十分匮乏,他却常常抱着一本地摊上淘的奥数书,他爱它爱得很纯粹。他常把书放在床边,夜半偶尔想起一些,便会起身写下。他有一位好母亲,哪怕家中缺衣少食,也从未因他常常点蜡而说他半分,他的童年过得很幸福。
岁月匆匆,世事会变,人会长大。那一年,他16岁,他的父亲却突然去世,这对原本贫困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家中还有弟弟,哥哥也在上学,他每每看到在烛光下做衣服的母亲,一夜夜的熬着,他的泪水总在眼中打转。他觉得自己长大了,他有责任,他该担当。他在心里暗暗许诺,要替父亲照顾好这个家。在一次饭桌上,他同母亲说,他不念了。母亲问他为什么,他躲闪却又决绝的重复:“我不爱。”其实他的心在痛,母亲又何尝不知?母亲的心也在痛。可那又有什么办法,这个家实在太需要一个可以帮助维持生计的男人了。
他去钢铁厂学徒,干着最累的活,纵使那一切本不该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所该承受的。面对身边人的质疑,他只是笑笑,也只能笑笑。他把自己的苦和着对这个家的诺深深埋藏。为了这个诺,他兑了半生。
他似乎是苦的,可他乐观积极,深爱自己的妻儿。哪怕他很累,但他却很幸福。他凭借自己对数学的热爱可以轻松看懂图纸,干活的稳重活络使当初的少年很快成为高级技工。现在的他看到女儿的数学作业还是很喜欢琢磨,数学成了他一生的爱好。或许有遗憾,若他当年可以顺利完成学业,今日也许不必那般劳碌。可人生总要历经抉择,以他的至诚,若是让他再选一次,他还是会选择这条路。心怀阳光的人走到哪里,哪里都会充满阳光。
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不一定要有什么丰功伟绩,也不一定要为理想奉献一切,那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极少数。而面对一个家庭的困苦,真正可以担当的才是铮铮汉子,热血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