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很多人并不陌生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最重要的节气,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人们就用土圭测出了冬至,所以冬至是这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节气。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所以,至冬至起白昼一天天变长,夜晚一天天变短,天地阳气开始逐渐变强,代表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是一个大吉之日。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还有人们常说“冬至大如年”,所以冬至这天人们都会包饺子,或者喝羊肉汤,为了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吃饺子就能让人联想到过年,也就能看出来人们对冬至的重视。
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的《数九歌》,冬至这一天便是《数九歌》的“数九”,虽然冬至来了,春天就不远了,但是我们也要经历“三九、四九”的“冰上走”,所以对于天气而言,冬至也算是最冷时候的开始。
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12月22日,冬至来了,一起吃饺子,喝羊肉汤,一起过冬至吧。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