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回忆是真相的层峦

发布时间:2018-03-16

——浅析《远山淡影》

假期,是难得能静心凝神地读书、思考的好时间。一个阴沉的午后,我看完《远山淡影》,心绪仍激荡在叙事技巧所带来的冲击之中,作者石黑一雄在获得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渐为国人所知。

石黑一雄与鲁西迪、奈波尔并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但实际上石黑一雄的作品跟移民文学差距不小,他的文章几乎不涉及宗教、历史、文化冲击和殖民的政治批判,也不突出移民或者是国家认同,而是以一种“国际主义”的眼光来叙述,笔触细腻优雅,并无激烈的辞藻,却已觉悲情满篇。

《远山淡影》是石黑一雄的处女作,讲述了二战之后的长崎,一对移民到英国的母女渴望安定与温暖,却最终走不出战争的惶惑与阴影,最终以母女成功移民,而女儿自尽作为悲情结局。

小说从一开始就充满悬念,主人公悦子的大女儿景子的逝去,二女儿妮基的到来,前者充满未知的前因,后者将带来未知的后果。景子的死亡使得悦子记忆画卷得以铺展,而妮基作为现实中唯一与悦子对话的人,则不断给这张画卷揭示破绽。

“你在想什么呢,妈妈?”

“我在想以前认识的一个人,一个女人,远在我认识你父亲之前。”

本书开始时,主人公悦子的大女儿景子上吊自杀,而悦子与小女儿妮基的对话拉开了回忆的序幕。

回忆中,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人们在失去亲友的痛苦中建设破败的家园,此时刚刚怀孕的悦子认识了佐知子和她的女儿万里子。作为母亲的佐知子是不合格的,她不关心女儿的安危与需求,只在乎“去美国当个女商人”这个梦想。

关于万里子的回忆,无疑是故事的重点。佐知子并不是一位好母亲,但文中却多次通过主人公悦子以及藤原太太的口说出:“你一定会是个好母亲。”而在悦子和万里子的互动中,一开始就埋下伏笔,万里子儿时曾见过一个在河边溺死了自己的孩子的女人,这个女人作为阴影浸染着万里子的生活和精神,万里子多次提到那个女人要带她走,甚至说要带万里子去她家。书中毛骨悚然的伏笔借由万里子的口说出,在引起读者重重疑问的同时,揭露了“我”内心矛盾的一角。回忆褪去,梦境袭来,在现实里悦子反复梦见公园里荡秋千的小女孩。妮基说那小女孩是自杀的景子,悦子否认,说那是以前认识的小女孩(万里子)。“那个小女孩根本不是在秋千上,一开始好像是秋千,但其实她不在秋千上。”

她在哪儿呢?

她在树上,万里子自杀未遂。

悦子与景子,其实就是回忆中的佐知子和万里子,这是一种自欺式的自保。我们往往将最深重的痛楚转移到无关之人的伤口上,来掩饰伤口的存在,以获得自身的慰藉。在文章大篇幅的回忆里,佐知子对女儿可以称得上是漠不关心,但主人公悦子却表现出母亲的温情与极大的包容,可以理解为一种另类的歉疚与讽刺:一个需要对女儿自杀负责的母亲,连回忆都无法真正面对自己,面对事实。

读完全书,恍然大悟之后所有的景象仍氤氲在雾中,如同书名“远山淡影”一样,余下一片空茫的悲伤。但最终,我们仍要面对痛苦,面对幽暗与不堪的过往。

(编辑:孙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