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纸币支付越来越少,另一个新生力量线上支付冉冉升起。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手机更是将电子支付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后来居上 方兴未艾
2014年9月16日,适用于iOS和安卓系统的微信支付正式进军中国市场,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较为安全快速的支付环境。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龙头效应”日渐形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出门购物、吃饭、打车甚至是看电影等等,整个过程安全,看不到纸币的踪影。
随着移动支付的日益发展,移动支付技术加速了电子商业与实体商店的融合,打通线下线上渠道,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购物选择,消费者能够在多平台进行高质量的购物。除此之外,移动支付也越来越安全,消费者们越来越愿意相信移动支付。有人预测,未来,中国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格局将从“群雄争鹿“的状态转变为“寡头垄断“的局面。移动支付在发展的十年来慢慢掌握了时代的主流,后来居上,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站稳了脚步。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正在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也在致力于满足客户的更多的便捷化需求。近年来,个人客户对移动支付的接受度、信任度持续提升。随着移动支付产品的日益拓展、用户体验和安全性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接受和使用移动支付。
日新月异 河润泽及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出门不带钱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有时,即使钱包带在身上也成了一种摆设,大家甩掉钱包,外出也减少了不少麻烦。现在的中国,到哪都能移动支付,看病、吃饭、游玩都可以扫一扫付款。
人们对新鲜的事物喜闻乐见也乐于接受。“我是真正体验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过程,足不出户可以走天下,支付方式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支付市场迸发了惊人的活力。”工作于山东移动网厅的张女士回忆着说。“现在消费者完全可以线上支付,轻松一点就完成了付款。”
当然支付的便捷性也让各个年龄层的人们享受到了平等的消费水平,可以方便的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更打通了全球商品交易网络,让人们实现“买遍全球”“卖向世界”。
退休教师李奶奶眼底的笑意直达心底,不由感叹,“我们囿于老一辈的旧思想,新兴起的事物我们难以学会,但始终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事实上,这是我的孩子教我如何使用线上支付的,这种新事物可以很好的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淑珍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我觉得移动支付正在成为消费者主流的支付方式。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主动适应这种支付方式,以吸引中国消费者。”
创业超市水果店孙老板憨厚一笑,他说:“我觉得挺方便的,手机支付省去了找零钱的麻烦,节省了很多时间,平时我自己出去买菜也不用带现金,真的是就揣个手机就可以了。”在安全方面孙老板表示支付宝付款的时候会有语音播报,这样的话就不用挨个检查顾客们的支付信息了,这样也是更快捷更方便了。
的确,移动支付有着不可比拟的便利,但同时任何事物都有利弊,我们在日常使用的时候要懂得不轻信他人,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弊益兼备 规避风险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读于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田美凤是一个略有打算的大学生,独自一人在外求学,决定了她懂得如何去考虑事物的双面性。“我是一个比较精打细算的女孩子,现金支付并没有什么不妥,但你如果想知道钱的花销处或金额,这是比较困难的。再者,现在的线上支付是无形的,大概是我自己的心理安慰,我甚至感觉花钱比以前少了。”田美凤说道。“但是线上支付确实也存在着安全隐患,若账号被盗我们无法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田美凤一脸无奈,看得出来她时时刻刻担心这个问题。
计算机工程学院的陈健健同学也表达出她的担忧:“其实自己现在还是不能对移动支付完全放心,网络诈骗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你不小心点开个链接你的卡里的钱就有可能瞬间被盗刷,这种想想就可怕的事情总是不能让人放心。”的确,移动支付虽然发展迅速,但它总归没那么成熟,国家要加强对移动支付的监管,健全移动支付的法律法规,同时移动支付的运营者和商家也要保证自己的交易信息和支付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消费者也要增强支付安全意识,共同打造安全支付生态环境,这样才能让大家都能安心。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只要带上手机,一天的消费支付就安排的妥妥贴贴。智能手机普及以来,网络支付也跨入移动支付时代,每个人的支付“足迹”也有了价值可言。移动支付给我们带来的颠覆与创新,从大众的反应中可见一斑。手机取代了钱包,成为城市生活的主流风尚。我们期待,未来更多颠覆想象的美好事物发生。
(编辑:魏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