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接近六月,一个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毕业季”。不想毕业,是我听过最多也是最真挚的感慨,哪怕我们并不是负担不起自己人生的责任。不管是小学初中或是高中大学,不管毕业是意味着轻松或者繁重,我们总是不愿面对分离的,因为每一次告别我们都在失去什么的基础上才能获得人生的意义。
如果说学校除了成绩还能带给我们什么的话,我想带来的是一种不惧的思维。电影中有一个对话这样描述。
“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这里?”
“一生中只有一次机会,在此度过这段时光,你知道吗?静静地坐在这里花费一整天的时间阅读佳作,碰撞思维,进行头脑风暴。象牙塔外的人们无福享受,你可以走到每一个人的面前说,‘我是诗人’。没人会一拳糊你脸上,我想说这就是意义所在。”
在懵懂的学生时代,与人交往我们虽冒失但真诚,学术讨论我们虽浅陋但热烈,最重要的是,没有人会因为一个愚蠢的想法而否定热血的青春,这都是人羡慕不来的。
就像有段话说的那样,岁月未必可以带来智慧和优越感,但确确实实可以带走那个“不识愁滋味”的少年。
我们总是不愿意毕业,因为毕业就是长大了,而长大就会承受更多。长大的生活让人焦虑,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想要的与我们所拥有的永远不对等,永远无法真正心满意足。
但是,人生又总是在前进,我们总会遇见不同的风景,生命的列车途经中转终归要启程。与其沉浸在学校的蜜罐里洋洋自得,不如放下过去直面未来。正如毛毛虫必然会破茧成蝶,作为成年人的你我,就算再不想长大,我们也还是得长大啊。
我们无法摆脱这些必然的焦虑,就只能学着和焦虑共处,活在当下。在年少时享受青春,不急于求成也不过度忧虑未来;而跨出校门后,微笑地面对生活压力,不做成人世界的逃兵。
就像《文科恋曲》中说的那样,还是得长大,微笑着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