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爱上民谣

发布时间:2018-05-16

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爱上了民谣。或许是因为孤独;或许是因为其中的故事令人感动;也或许是觉得自己就是曲中人。总之,不管怎样,感触很深。

有人说,喜欢民谣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而我说不一定,或许是一个爱听别人讲故事的人。

家人围着6岁的儿子问他的理想,儿子说他想当医生。外婆说:“医生好,社会地位高。”奶奶说:“待遇也不错。”爷爷说:“除了工资还有其他的收入呢!”外公说:“更重要的是以后找对象方便。”爸爸听后,满意地问儿子:“为什么想当医生?”他说:“不是说医生可以治病救人吗?”  

这是《理想》中的一段评论,是啊,我们都在为了当初立下的那个所谓的理想而忙碌着,而如今,有谁真正实现了自己当初的理想。

17岁,高二,父亲患了癌症。18岁,高三,父亲病重。一边学习,一边照顾父亲,一边出去打工。去年三月,父亲去世,追了六年的初恋决定结束三个月的恋爱。六月高考。高考前一天去面试暑假的工作,考试完了第二天便开始打工。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只是不知道自己的青春为何如此苦涩。

不是所有的麻雀都会在冬天里死去,不是所有的人们都在金钱里丧失着良知,不是只有穷苦的孩子才能唱出最美的歌,不是只有漂泊的人们才懂得生活的苦涩。或许过去的时光都很难过,或许生活并没有多少精彩,但是,经过了种种苦涩之后,身边的人还在,依旧安好,便是幸福。

小时候总骗爸妈我没钱了,现在总骗爸妈没事我还有钱。小时候在外面买了东西回家,总是把价钱给爸妈往高了报;现在买了东西回家,总是把价钱给爸妈说得很低;小时候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总是在爸妈面前哭着说;现在受了委屈回家要想着办法在爸妈面前保持笑……其实,我们都长大了,可爸妈却变老了。

我总以为长大是一个过程,其实人是一瞬间长大的。终究还只是个孩子,揣着那颗宝贵的赤子之心,用力的唱着“既然无法长大,那就不要学着别人去挣扎。”永远的理想主义者,这跟落魄漂浮还是名利富足的处境没关系。穷时跟温饱梦想磕,富时跟自己磕。可惜大家口中的理想主义者,似乎早已经变了味道。多么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像个孩子,能够一直快乐,干嘛非要勉强自己长大。

民谣中更多的写出了漂泊的人们的苦涩的生活,或许就是写的自己,正如那句“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感动总是有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