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40周年暨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在我校体育馆会议室举行。学校党委书记孙文亮,山东省哲学学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傅有德分别致辞;校长冯滨鲁向辛向阳等5位专家学者颁发特聘教授证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科学》编辑部主任张静编审在开幕式上讲话。开幕式由副校长赵光强主持。
开幕式上,孙文亮指出,各位专家学者齐聚潍坊学院,隆重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一改变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深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共同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作为一所正处于改革发展建设关键时期的省属地方本科高校,潍坊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不断解放思想、锐意奋进,大力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山东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努力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高素质人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践行高校使命,以扎实的工作业绩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孙文亮恳请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对我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工作多提宝贵意见,特别是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哲学社会学科建设发展给予悉心指导,帮助我们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推动我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早日建成优势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傅有德在致辞中表示,今天的会议不仅仅是为了纪念40年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也是为了延续和进一步推进40年前开启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希望会议能够针对新时代的新问题,在思想文化领域继续革故鼎新,破除旧观念,创造新思想,深化改革共识,助推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冯滨鲁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副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辛向阳研究员,山东省哲学学会会长、教育部 “长江学者”傅有德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处处长郑承军教授,山东省哲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张友谊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何中华教授颁发特聘教授证书。
会议期间,辛向阳、郑承军、张友谊围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几个基本问题”“真理的探寻:中国道路的登场与在场”“‘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分别作了主题报告;来自山东大学、上海大学、潍坊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实践第一”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拓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重点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和参会代表还进行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
本次研讨会由山东省哲学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科学》编辑部共同主办,我校承办。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省内外专家学者及学校教师代表近100人参加了研讨会。
(编辑: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