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马克思主义引领新时代中国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18-05-11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观点摘编

 57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学习研讨会举行。与会教师代表围绕马克思生平、思想、经典著作开展讨论,畅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体会。

陈子文:习总书记说: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博大精深,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与研究。今天,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这里集体学习与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的学说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功绩永垂史册。“在马言马,在马信马”,我们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指导地位,学习马克思的伟人品格,深入学习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吕学山:对高校而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最大最鲜亮的底色。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信仰马克思主义:一是要学习马克思的“人”,就是要学习马克思身上的伟人品格和高尚品德。17岁时,马克思便立下了“为人类而工作”的崇高理想,这成为他一生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历经曲折、磨难而痴心不改。马克思的人格魅力和真正的大格局、大视野、大胸怀,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二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本”,就是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提升境界;三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马克思的“人”和马克思主义的“本”和“理”,目的在于不断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引领新时代的中国行稳致远。“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在今天“新时代”的特殊语境下,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这一思想学懂、弄通、做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达到入心入脑、知行合一。作为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应加强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设计和组织,为培养和造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贡献自己的力量。

邹丽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反映了社会上一定阶级和群体的根本利益,“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何一个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由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目标和方法构成。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应当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及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开展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教育,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和目标的教育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递教育内容而对受教育者采用的具体方式,包括体验中灌输启发、批判中阐明思想、实践中鼓动宣传。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重读马克思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依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赵纪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很有思想高度。学习这一讲话,在三个方面感触比较深。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根本问题,明确宣誓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和初心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第二,讲话提出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因此,如何结合中国实际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成为新时代的重要命题。第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我来说,对这一点感同身受。从读博士起,导师就要求读原著,很难,但收获很大。如今,自己在读的同时,也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去感受原著的魅力。

张淑珍: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看,只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学习,才能在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才能在研究和解答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作为社科理论界一名普通教师,要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学习好马克思主义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支撑的基础。其次,学习好马克思主义是讲授好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必须解决把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传授给学生,通过什么方式有效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两大问题。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最近由中宣部理论局、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有益探索。我们需要研究95后、00后大学生的心理,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理念、方式、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新时代我们只有学习好马克思主义,才能研究好马克思主义,才能有传承好马克思主义。

刘勇:我院一定要按照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的精辟阐述和诠释,以及“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明确要求,大力弘扬“高举旗帜、占稳阵地、引领风尚、立德树人”四种精神,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立项硕士点)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党的声音。一是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马院要采取得力措施真正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三进工作。二是马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用马克思主义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占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历史使命。三是马院教师要努力锻造成为真正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倡导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努力目标。四是马院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编辑:孙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