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问题由来已久,自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着。美国针对我国采取的经济政策不计其数。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封锁禁运”的经济扼杀到六七十年代的尝试和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美国开始正视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的强势力量。由此,中美矛盾的双方在历史的必然推动下建立外交关系。
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近10 %的年均增长率。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全球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中国经济的增长及中国在全球贸易和投资领域的活动,刺激了国会议员的神经,相当一部分美国议员认为中国经济的扩展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利益。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开始渲染“中国经济威胁论”,借“华盛顿共识”的名义,向发展中国家推销“新自由主义”理念,同时使用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极力固守本国利益。特别是在我国入世以来,中国对美贸易快速增长,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温,为了限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对华实施了歧视性贸易政策,同时成为美国实施贸易救助政策最多的国家,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其具体政策如下,对华反倾销、337条款、201条款、对华实施贸易壁垒等。
美国黑天鹅事件唐纳德·特朗普成功入选美国总统后颁布的“贸易保护政策”再次引起了中美贸易的摩擦。从去年4月应特朗普要求,美国商务部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正式对进口钢铁产品启动232贸易调查。去年8月,莱特希泽就按照“301条款”对中国在涉及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的领域发起一系列调查。301调查结束后,次年1月,特朗普签署法案,对所有进口太阳能电池与组件以及洗衣机征收高关税。法案实施日起,中韩等亚洲国家所受影响最大。时至3月中旬,中国商务部公告了一份2018下半年即将到期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并且可能将会继续延续。随后,商务部决定从3月23号开始实施延续从欧盟、美日进口相纸的反倾销税。同日,特朗普签署的钢铁和铝关税豁免对象中,不包括中国。今年4月,双方贸易战因为“中兴事件”再次升级。
“中兴事件”的爆发,无疑将关税大战升级到限制高科技对华出口的高度上来。但在双方政府积极推进沟通交流下,五月峰回路转,中美贸易战有所缓和。随后一个月,中美高层领导人多次进行电话会议和面谈,双方都推出有利于两国发展的政策。看似中美贸易战会以双方互惠作为结局,不过,贸易战暂停不到10天,中美贸易关系再度风云变色。特朗普政府指出对其之前谈判并不满意,双方再次陷入白热化阶段。如此一波三折的贸易战,都给中美两国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但是不管美国的特朗普政府再次发出什么政策,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应询明确表示“我们不想打,但不怕打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