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居住的巷口外,一条并不起眼的小街,在小街的两侧尽是贩卖餐点的小摊,种类还是蛮多的。一天里也只是清晨或者夕时人多些,它时来时往的车辆并不多,不显得喧闹。我挺喜欢这样的街道,繁多的餐点能为我早晨提供更多的选择,夕时回家的路上又不使我厌烦。
我很乐意在这路边吃着东西,这毕竟能解决我的肚子。小贩们也挺高兴,有力气来摆摊子,有东西可卖,有人来吃,吃完付钱,这就是好事。当然,他们所做的并不是些口味稀罕的食物,与别处相比也只是口味有所偏重。更何况又是在路边,夹杂着空气中的微土,吃了也就吃了,至少又吃不死人。
但是,忽而有一天,商贩们不见了,两边的行人路无比的宽敞。仔细一问,原来为了整改市容,这些商贩已经被禁止在此摆摊。他们大多是在家休班,毕竟转移到别的地方,生意必不如以往。从远处望此街,的确比以往多了些整洁,像刚刮过的脸,看着就舒服。那些就食的主顾大概都在家喝牛奶了。大抵我也只是习惯就好。
梁实秋曾说,“裴斐教授游北平时,第一件事便是跑到太和殿,呆呆的站在那里半个钟头,他说:‘这就是北平的文化,看了这个之后还有什么可看的呢?’他第二个去的地方是他曾住过九七年的南小街子。他说:‘我大失所望,亲切的南小街子没有了,变成柏油路了,和我厮熟的那个烧饼铺也没有了,那地方改建成了一所洋楼,那和善的伙计哪去了?’他言下不胜感叹”。梁实秋在杂文中写到:“像裴斐这样的人太少,他懂得什么才是市容。他爱前台,他也爱后台。”在他眼里,所谓市容,大概是仅指前台而已。前台总要打扫干净,所以市容不可不整顿一下。后台就顾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