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潍院时讯

有一种青春叫国学荟

发布时间:2018-10-26

9月21日上午九时许,学校弘德湖沿岸聚集着无数小学生、中学生以及大学生,好不热闹。记者了解到,2018齐鲁学子青春国学荟齐鲁学子“三礼”仪式示范教育、“奔跑吧国学达人”户外主题训练营暨国学社团青春汇活动是由我校团委负责组织。

“三礼”仪式示范教育活动中,我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学生,为全省参赛选手展示了“志学礼”“成人礼”仪式,“开笔礼”由特邀小朋友完成。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刘少华,学校党委书记孙文亮共同为学子额点朱砂,开蒙启智,同时为学子佩戴“君子”绶带,寄托美好祝愿。展示现场,所有参赛选手都学习、演示相关礼仪,一同面向先师孔子像庄严行礼。临结束时,我校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代表,集体朗诵了我校优秀青年教师赵瑞军,为本届青春国学荟撰写的祝文《潍院颂》,学子们用端庄、铿锵的深情吟诵,表达出了潍院学子弘扬国学、情系潍院、立志成才的青春信念。副校长王清明也来到了活动现场,他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了赞扬。

据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刘效磊老师介绍,志学礼继承了成人礼的习俗,学子身穿中华传统服饰,在庄严肃穆的仪式感当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华夏育人精神,牢记民族和家族的使命,让学子们更有担当,开启人生的智慧。冠礼俗称成人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成人礼仪,提示行冠礼者从此由懵懂的“孺子”成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应该担当其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开笔礼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是广大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首次大礼。

记者了解到,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作为传统文化的直接连接口,对弘扬传统文化也是铆足干劲。一方面他们将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引入礼仪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他们将传统礼仪文化融入到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中。该院院长任怀国说,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礼仪知识的良好方式之一,在礼仪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传播和渗透传统礼仪文化,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体验传统礼仪文化,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成为传统礼仪文化的弘扬者。学院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时代特点,紧扣时代主题,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以“和”“礼”“孝”“诚”等为主题的传统礼仪文化活动,从项目设计、活动实施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辅助,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受熏陶,受教育。

刘效磊老师说:“参与‘三礼’示范教育的学子通过层层选拔,经过两个周的紧张排练,最后完美地向观众们呈现出“礼者,天地之序也”之大美。你可能只看到了学子们“繁琐”的“三礼”示范,却不知他们看过多少视频,就细节如何完善等问题商榷许久才最终确定表演内容;背景音乐找了多少素材进行剪辑最终那样流畅;更是不知主持词经过多少次改动才更显国学之大气”。

趣味国学 舞动诗书

国学社团青春汇活动,由我校鸢飞汉服社、花影剪纸社等十二个国学类社团,在风雨球场进行成果展示与体验互动。活动中。每位参观者都可获得一本“游园护照”,体验完每一个社团的活动后获得各社团相对应的印章,“护照”积满12个印章即可到指定地点领取精美纪念品一份。

十二个印章由我校第十七届大学生书画爱好者协会王海刻制。记者了解到,十二个印章前后经过两个周的时间刻制,印章素材来源于每个社团的会徽或Logo,再者根据篆刻里的排版或社团类型的相关信息查找图案。王海告诉记者,图案的大小、尺寸都是不确定的,石头的大小、尺寸、形状也是不确定的,这就需要根据石头的具体情况去调整排版,这个排版的依据简单来说就是协调、统一,其目的不言而喻,那就是美观。“用心做好自己能做的,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王海在接触篆刻一年的时间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尽一切可能去做到尽善尽美,才会有这意义非凡的十二印章。

学校团委书记张晓静介绍,为了向来自全省的学子展示潍院的国学精彩,参加国学社团青春汇活动的部分社团,从暑假前二十多天就开始准备。在准备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场地规划、物料不足等各种问题,经过努力,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后呈现的视觉盛宴不负众望。鸢飞汉服社的成员展振萍认为,有这样的平台让更多的青少年全面了解传统文化,他们社团成员都特别高兴。她认为,通过竞赛游戏、游园会这几种新颖的形式,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仅限于书面途径传播,活动让更多课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形象地展现在了学子们的眼前。

”“奔跑吧国学达人”户外主题训练营暨国学社团青春汇活动,是青春国学荟活动近几届起来的新增环节,活动以闯关夺宝为主要形式,通过参与活动让选手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体验、在体验中传承。参赛者要依次回答各关卡“守哨”人的问题,或完成趣味游戏项目,根据回答问题情况或任务完成情况,确定是否闯关成功。第一阶段胜出的选手拜入五个师门(孔融、晏婴、苏轼、张择端、郑板桥)组成5支团队,各队同时闯关,依次通过“寻文脉、览民俗、放纸鸢、逛古城、做年画”五个关卡获取拼图碎片,完成杨家埠年画、高密剪纸拼图,最后按每队用时长短排名。“青春涌动·众志成城”阶段通过完成新增设的团队凝练活动,一同感受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奋斗精神。在这两个环节中参赛选手们不仅享受到游戏带来的乐趣,更是在乐趣中体味到传统文化的精神与韵味,身心齐修,可谓两全其美!

张晓静说,去年“孔子学堂”系列活动在我校各二级学院广泛开展,在校园里掀起了一场蓬勃的“国学热”。今年同学们乘势而上,以“大美潍坊”为主题,持续打造“孔子学堂”活动品牌升级。在今年的5月份学校党委宣传部和团委在我校“孔子学堂”进行的立项答辩展示会上,21个学院竞相展示这一年的活动项目。本次由我校团委承办的2018齐鲁学子青春国学荟活动,旨在打造“学国学、赛国学、用国学”的传承国学的平台,提升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引导激励我校广大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同时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今年的10月至12月,我校各二级学院还将相继推出各类传统文化品牌活动。

齐鲁学子 云集潍院

2018齐鲁学子青春国学荟活动从9月19日至21日,由共青团山东省委、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等九家单位联合主办,共青团潍坊市委、我校团委承办。来自全省17地市的中小学和全省62所高校近300名选手参加活动。整个活动以“国学蕴·中华魂·青春行”为主题。期间,先后举办了第五届山东省青少年“国学达人”挑战赛决赛、山东省中小学“国学达人”优秀国学成果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齐鲁论坛、齐鲁学子“三礼”仪式示范教育、“奔跑吧国学达人”户外主题训练营暨国学社团青春汇、齐鲁学子潍县文化研学游、2018齐鲁学子青春国学荟颁奖礼等系列活动。学校团委书记张晓静说,活动得到了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的大力支持,对此她深表感谢。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本届齐鲁学子青春国学荟的所有志愿服务工作,全部由我校286名大学生志愿者完成。活动中,志愿者们分到不同的“关口”,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甘之如饴的志愿服务精神,获得了组委会和所有参赛选手、领队、指导教师的广泛赞誉,高素质地展示了我校人才培养和团学工作的优秀成果。

志愿服务工作结束后,志愿者们感受颇深。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的牛如意同学作为志愿者,在参赛选手比赛时,她奔跑着为选手鼓劲加油;为了给选手服务好,她常常顾不上吃饭。来自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吕美籼同学是这次志愿者的一员,她参与了这个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活动结束后她深有感触地说:“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老师对志愿者的暖心感动,在短信上刷屏表白。看到志愿者们对参赛选手的用心,看到参赛选手对志愿者们的不舍,老师们和志愿者们为之付出的一切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她说她为自己是潍院的一名志愿者而感到荣幸与骄傲。

(编辑:刘卜瑞)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邮编:261061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联系电话:0536-8785225 Email: wfuxsc@163.com

微信公众号

诉求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