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两颗种子,相遇时,离别也在一步步靠近,我们感伤分离,又在期待下一次遇见,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期待的过程吧。
“匆匆是离别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离别时总语无伦次,似有百般叮咛,万般不舍,但仍不知从何说起,怕是多说一句,哽咽的语调让该离开的人慌了手脚。
仍记得朱自清先生写过的一篇文章——《背影》,再翻来阅读时,又不禁泪目。我们最擅长跟父母说再见,亲情是漂洋过海的牵绊与挂念,我望着车站前的水果摊出神,心中不由得默念到:“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大概,我有些羡慕这场送别。
父亲从未送过我,而我却常送父亲。总有人为了生计奔波,父亲就是那个忙碌的奔波者。父亲一般在元宵节前后离家,正值冬天,天亮的晚,鞭炮声响时天才刚蒙蒙亮,这时,父亲会来我的房间跟我道别,我不告诉父亲自己会去送他。老家屋后有一个大梧桐树,我一向躲在树后,看着父亲离开。天很冷,一夜的烟花鞭炮洗礼后,这时候的乡村,卸下了一身的疲惫,是最安静的,母亲在马路对面叮嘱父亲注意身体,我倚在树后,哭的早已分不出鼻涕跟眼泪,每年都是如此……
父亲的肩膀承载着一个家庭,年复一年,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发现那个扛起我整个童年的肩膀,似乎不再强壮,“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了下来,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们都是树,又都是种树的人。我们一路成长,总有人替我们遮风挡雨,我们也总会成为别人的避风港,但最终,树苗会长大,终要撑起属于自己的那块云朵,离别似乎总令人难以直面,但未离别何以重聚?又怎懂再次相遇时的那份激动与欣喜?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我想,车站比教堂聆听过更多的故事,每一次的分离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跟价值,分离教会我们成长,更让我们懂得珍惜,每一次的分离都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遇到最想遇到的人。
“k1026号列车开始检票……”我冲站外的父亲挥了挥手,开始了我的新征程。我想,我大概喜欢这场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