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有言:“爱屋及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世间纷扰,宇宙间,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乌”的角色,有时,我们会分不清,究竟是讨厌那个人,还是因为那个人身上有你的影子。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一句话,直到今天还在我心头萦绕,“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条件。”你如何评价自己,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现出来。由于我们自身的某些缺点是不被我们接受的,我们便将其投射到别人身上,责怪别人。我们曾经说多么讨厌无事生非,恶意中伤的小人,但想想,是不是我们也常常变成了让身边人不齿的、说人坏话的小人。透过别人,你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我们都是“两面派”,每个人既有真诚、平和、勇敢等正能量的一面,又有虚伪、暴躁、懦弱的一面。在别人身上发掘粗俗不堪的自己,学会正视别人,才能更好的正视自己,探索自身的价值。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困扰,找到真正的自己。
有时候,讨厌一个人,是害怕自己成为那样的人。经常听到有人说庆幸自己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一开始,我认为这其中一定有一个个温暖且励志的故事,心中不免感动,后来,我开始重新审定这句话,我开始思考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模样,这样的自己真的是所谓的想成为的自己吗?
当时的我,大概讨厌的是那些积极报名各种活动爱出风头的她们,是那些追着老师刨根问底的她们,是那些舞台上也依旧耀眼毫不逊色的她们……在她们那些风风火火的日子里,我依旧保持着最初畏畏缩缩的样子怂到现在,却仍自欺欺人地说自己不喜欢张扬,这样平平淡淡的生活我很喜欢,语气诚恳到大概自己都相信了,其实,最终成为的那个我,我一点都不喜欢。
与其做一个喜欢的仿制品,不如做一个真正的自己,哪怕血肉模糊,我仍愿意接受自己的这副模样,生活很短,别在找寻自我的路上迷失了方向。
须臾一生,我希望我们都能在寻找另一个自己的路上少花些时间,那些忧郁但却并不适合你的文章语录就像遮在你眼前的帷幕,让你抵达错误的方向,而要成为怎样的自己,需要自己选择,愿你我都在未来过着自己的生活,不管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