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相当重要,尤其是对跨专业的同学,初试要拿高分,复试的时候也需要精通很多知识,否则面试老师会认为你只是个读死书的学生,对你失去兴趣。
这从考研所占分值比例中可看出,文科类的专业课至少是半壁江山。由于专业课是个区别性很强的科目,有的专业考两门,有的考一门,并且学校不同题型和难度也不一样。为此,各位考研的准研究生们越早复习专业课越好。现在就给各位制定了一个专业课的复习规划,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稍加修改。
第一轮:4—6月
把指定书目通读一遍,熟悉其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这部分主要是7月份之前做。在通览参考书的同时可以扩展一下知识面,这对于加深理解和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十分有帮助。切忌!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让自己爱上这门学科,比如想象你就是为了这个学科而生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轮:7—8月
把书本上的东西转化成笔记(或者直接在书上直接做好笔记,但要注意整洁美观哦,别到时候自己都看不懂写的啥。),按照书本上的结构体系把知识点一一总结,这一轮从暑假开始。在总结笔记时可以同时做两件事,一是把往年的考题在笔记中标明,二是把扩展阅读中获得的相关知识也补充到对应章节中,这样总结出来的笔记不仅是书本内容的精华版,还是试题库和知识的延伸版,这个阶段的工作做扎实了,对于以后的复习会非常有利。注意!记笔记不等于抄书!
第三轮:9—10月
把笔记概括成纲目,即每章用一个简明的介绍描绘出来。这其实是整理笔记框架的过程,框架整理出后,你就对整体知识有了宏观把握,每看到一个标题就会立刻联想出一串内容。这轮花费的时间不多,但仍然要用心,要自己动手动脑,不能简单地把书目照搬。
第四轮:11月
对照整理出来的框架回归笔记。前三轮复习其实是把书本从厚到薄的过程,而后两轮则相反,是要把简化了的东西重新充实起来,看着章节的目录背框架,把框架背过之后按照框架背笔记,要仔细回忆笔记中的每一个细节,最佳的效果是在脑海里有笔记每一页的模样。
这是一个十分艰难但有效的方法,背过之后会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五轮复习关键的阶段正在于此,这个阶段结束后你会觉得书上的知识基本上全知道了,因此也是信心最强的时候。
第五轮:12月
带着脑海里已经背过的笔记回归书本。此时,脑海里已有书本上的大体内容,这时再看书本的感觉会和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会发现以往从未发现的一些细节,同时一些看法和观点也会在这个时候冒出来,以这种状态去迎接考试自然是胜券在握。这个阶段大约需要两周的时间。
有了这5轮的学与练,你对知识的掌握度已经不亚于本专业的学生啦,最后还有一小小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你所报考的学校相关专业的本科期末考试题库,你最好能找到,你可以从中找到目标院校老师的出题习惯以及考察重点,这也许会对你非常有帮助!
(编辑:黄钱雨 徐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