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绿柳春风荡清明

发布时间:2021-04-06

尽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凄美绝句,但在家乡人这里,清明是个承上启下的节日。怀念的忧伤是属于清明前两天的“一百五”这个日子。“一百五,添坟土”以后,真正的清明节则转身让人们去迎接绿柳飘飞的明媚春光。

一大早插在门上的柳条儿和侧柏散发着青涩的香,催醒了清晨最后的朦胧。灶台上笼布盖着的陶瓷盆里,红彤彤的鸡蛋散着热气,有几颗煮开了花的高粱米还粘在蛋壳上。红红的高粱米是清明节煮鸡蛋时母亲最钟爱的天然染色剂。“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这一大唐遗风在物质匮乏的乡村里也依然盛行,从未间断。那分到手里的一两个鸡蛋,必在清明这一天里将作用发挥到极致。先是孩子们珍宝一样捧在手里的稀罕,再做碰出输赢的竞技玩乐道具,最后才做了荡秋千时嘴里的美食。

清明是个轻盈的节日。小时候,只有到了这天,母亲才允许我们脱掉笨拙的束缚了我们太久的棉裤棉袄。身体忽然间轻了,那脚步便像要飞起来,心胸中的一切都像刚打开的压缩棉一样膨胀出无限轻柔。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这一天里,荡秋千才是重头戏。

秋千,春秋时齐桓公由北方山戎族传入,起初是健身竞技,后为皇室宫廷娱乐,汉朝以后发展为民间游戏,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

也许,人的本性里都有着返祖的丛林里藤条上闪展腾挪的飞翔梦想。秋千,便是人类智慧后天造出的翅膀。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古时侯门深庭内闭锁闺阁的女孩们,清明时节终于挣脱了寒冷而漫长的冬日,轻盈的春装裹着欢悦的身心荡起在风里,她们在秋千上飞越,感受着鲜活的生命的气息,看到了墙外更辽阔的春天。

在我少时的家乡里,清明开始,荡秋千几乎就被所有的孩子纳入了日常生活。自家的庭院里或者大门外,两棵树间绑一根绳子,就是一个最简易的秋千。倘若家里的大人也用心参与,树间绑一根横梁,横梁上再拴俩用来系绳的粗藤条圈成的环,绳子下端穿上一块可以坐着的木板,这就成了舒适好用的标准秋千了。这些村子里满眼都是的小小秋千一直挂到天气热了,草儿盛了,蚊虫开始出没,才完全退出孩子们的生活。

真正鼓荡起清明气氛的,还是村子里集体架起的大秋千。清明节气,地里的耕作尚不繁忙,多的是壮劳力来与妇孺一起构筑乡村的欢乐盛况。——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所在的村子很小,没有架过大规模的秋千,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在几个姑姑的带领下,去邻村见识荡秋千的浩大场面。

邻村是个大村,传统文化气息很浓。从繁琐的红白喜事的样式程序,到吹拉弹唱的民间技艺,直至打卦相面,都能在这村里得以完整体现。清明节日自然也不例外。

秋千要提前一天就竖立调试好,这是纯老爷们儿干的活。他们以生产队为单位,每个生产队每年都会竖起一架大秋千,这些秋千不只用来供本村人玩乐,还有附近四里八乡的人们赶过来凑热闹。

除去传统的两柱一梁“门”式大秋千外,最吸引人的,是那几架庞大的“转秋千”。每一架这样的秋千,都需要一个独立的开阔场地。然而只有开阔还不够,场地周围还要有大树,四面都要有,用来拉绳固定秋千高而沉重的主干。主干是一根两臂合抱不过来的圆木,基本是一棵完整的大树干。底端钉进耙地用的粗粗的耙齿,地面预先侧埋上一个碌碡,一端碌碡眼儿朝上,与地面齐平。耙齿与碌碡眼儿是圆木竖起后底端旋转面儿的着力点,为的是在旋转中耐磨又省力。主干上部还要绑两到四根横杆——横木可多可少,一般大点的秋千是四根——全是松柏类的结实树干,横杆两端各吊拴着一个牛锁头,这就是荡秋千人的座位儿。主干下部是三到四根横短杆,也叫推杆,是几个人用来启动及保持秋千旋转的。

我没有亲眼见过这个庞然大物,乡民们是怎样让它站立起来的,站立住而且还要能旋转自如,想想都觉得撼心动魄。从搂不过来的原木到一根根手腕粗的大绳,还有一个个在头顶荡起的牛锁头,那带着原始味道的粗犷飘逸的气势,是现在再豪华的旋转木马以及摩天轮都无法与之相比拟的。

抢到一个牛锁头座位颇不容易。一圈又一圈的人围拢在巨伞一样的秋千下面,旋转着的秋千放慢速度等不得停下,无数双手就伸向还坐着人的牛锁头。一波又一波这样的争抢,将微凉的清明节欢腾出了细密的汗珠。绽满嫩绿柳芽儿、柳枣儿的枝条,圈成柔软的帽箍,扣在孩子们汗涔涔的脑袋上,让一张张红通通的小脸和春水样的眸光更加的灵动。

大秋千那里的争抢不用这样激烈,但是也需要伺机等候。家乡人管秋千叫做“悠千”,这个“悠”字很让我喜欢,它带出了荡秋千的一种意境。除去庞大的“转悠千”,有时也管这“门”式大秋千叫“野悠千”。这种秋千荡起来姿势多样,用力的技巧性很强,坐着、蹲着、站着,单人荡、对荡、带人荡……有人几个摆荡间就能升至平梁,也有人怎么也高不上去。

“无风一上秋千架,小姝身材比燕轻。”这一天摆荡在秋千上的,其实不止是小姑娘,小媳妇,孩子们,男人们,都在这响着柳哨的新绿里,飞扬着他们满身心的轻盈。更有几个年迈的小脚老太太,竟以跪姿将秋千来回摆动荡得比年轻人还高,菊花样的笑纹里,荡出了少女般的红晕与光彩。

初初生长的杨树嫩叶和飘摆的柳条儿一起,将带有一丝甘涩味道的温暖,梦幻般荡动在乡村人的清明里。那些古诗词里描绘的美妙隽永的画面,此刻正在我的家乡村子里翻录着,秋千架上衣袂飘飞,像些美丽的蝴蝶,翩然绽放出春天的愉悦与快意。

(编辑:王凯玥 刘龙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