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集中收看了由教育部社科司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活动的第四堂课—社会主义发展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前三堂的思政课中,同学们分别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学习与交流讨论。本次思政大课邀请到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海良老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马慎萧老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付丽莎等共同授课,主要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史”详细讲解了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苏东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和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大课让众学子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方位,在社会主义制度史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性与优越性,在社会主义革新史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
本次思政大课是“四史”思政大课的最后一讲。四次大课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让青年大学生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从道路探索到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只有学习了解历史,才能对照初心、常思使命。2020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凡东祺课后感慨道:“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从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持之以恒的探索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无数前辈心血浇灌的成就中,体悟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艰辛。我们这代人要牢记使命,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编辑:王俊杰 张小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