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想要在公务员面试能够有高分并且脱颖而出的话,作为过来人面试备考必须经历过以下几个阶段:僵化—固化—优化—个性化几个阶段。
“僵化”基本就是可以理解为零基础状态。
那么对于“固化”也就是说你在参加培训后老师会给你一个框架,也可以理解为是“模板化”,个人倒是不会觉得培训完面试就会变得模板化,因为要在老师的讲解后去独立思考,进而突破那些条条框框,其实这也就是第三与第四阶段的“优化”与“个性化”。
“优化”,在个人角度理解就是答题的逻辑清晰并且能够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在这个基础能够走到这一步基本属于中等水平。
那么何为“个性化”呢?“个性化”其实最关键的就是你说出的东西要与众不同,而非千篇一律。比如很多同学答题的时候会说“我觉得这个问题我们要辩证看待”,“我觉得这个问题我们要一分为二看待”……其实这样答出来就是模板化,你可以换句话说,比如你可以说“一个硬币总是会有两面”,或者说“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上考场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自己当作是一名考生,在面试过程中一定要有交流感,如果想在面试中脱颖而出,说的话考官得听得见,并且考官要乐意听,那么说的内容就要有吸引力。
所以答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名言警句、排比句,光有论点是绝对不够的,答题需要有足够的论据,对于一些名人的事例也是课后需要收集的内容,在面试答题中再加上自己的情感表达。
和大家举一个例子吧:曾经就考过这样一道题“人说成功需要妥协,有人说成功不需要妥协你怎么看?”在答这题的时候抛出了“一个硬币总是有两面,存在即合理”,接下来列举一些名人事例,这样答题下来,基本上论点论据都很饱满了。还有说到“工匠精神”、“创新”话题时,一些排比句就可以用上了,比如“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等等不胜枚举,这样就会显得答题非常有层次,会引起考官的注意!
(编辑:崔云婷 王凯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