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散忆中秋

发布时间:2021-09-29

我没去海边看月亮有没有爬上来,大概已经爬上来了,我想象着,在厦门这个海滨城市,海水那么多那么宽,月亮照在上面一定很漂亮,那轻纱般涌动的潮水,那高悬的月亮,那犹如少女般羞涩的月光,一定一定极美。厦门的沙滩又那么多,一定适合去散步,一定的,光想着也很沉醉。
  今日就是中秋了,算来我也过了二十四个中秋,竟然还是很陌生的样子,大概是故乡并不太过中秋的缘故吧。我故乡不知道怎么回事,外面重过的节日我们那里就清清淡淡地过一下,外面不过的日子我们那里却又大过特过,这让我在很多人起乡愁的时候我并不起乡愁,在很多人不起乡愁的时候却起了。
  既然不过中秋,月饼是不吃的,正如端阳不吃粽子一样,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东西。我故乡的人真是特立独行的人啊。我大概也是,在外面这么多年,竟然也没有多少改变,小时不过的节直到现在也无热心过。有时看到同学同事忙乎乎地准备,我倒是觉得挺诧异的。不过今年,我虽没去海边,倒也跑去湖边看了一回月,月亮颇圆,映着湖面,水月一色,让人想起一千多年前张若虚见到的那幅月景,不过他见到的该要惊心动魄得多,也感悟得更多,因为在我看来,今夜的月亮只比别的夜圆一些罢了,丝毫没有什么别的情绪。
  当然月饼也吃了,记得小时候月饼是稀罕物,很少能吃到,现在能很容易吃到了,倒像是很腻了一样,一口也不爱吃了,其实算起来,真正吃过的月饼真没有多少。什么五仁蛋黄百果之类的,我吃着都差不多,反倒不如我小时候花一块钱买的那种月饼好吃,所以有些东西真是一种情结,好吃与否,全看当时所处的环境。说起月饼就忽然记起不见前发生的一件事情,韩寒的一个工作室寄了一盒月饼给我的同事,她走时让我们吃,我们也真不客气,就一群人分而食之了,等她回来,月饼已经没有了,她也便没吃到,只白白领了别人一个心意。最后她问各自吃了多少,我说吃了八分之一块月饼。确是事实,并没有多吃,因为这个文章她估计也会看到,便先做解释。
  我也不记得小时候有什么中秋习俗,故乡是很讲究习俗的,像是中元节,春节,上元节之类的都有很严格的习俗,但是中秋节真的是没有,我想来想去都没想出来。倒是家母说了她小时候中秋节的一个故事,她说她们小时候,到中秋节时老人就告诉她们说,中秋节那天天门会开,那时抬头仰望天空,就能看到天上的神仙,有抬轿的,赶马的,卖东西的,吹唢呐的,反正各种各样的都有,十分热闹,若是看到了结婚抬轿子的,那么今年就会有好运气,如果看到抬棺材埋死人的,今年就会倒霉。家母那时候还小,就和一群小孩坐在院中仰头看,眼睛都不敢眨,待到半夜,大人受不住瞌睡,叫她们回去睡觉,但是都不愿意,说要看天门开,竟然真地坐了一夜,但是直到月亮落下去也没有看到天门开。我问母亲是否真地坐了一夜,母亲很肯定地说,当然啦,冷死了,我就乐呵呵地笑。
  后来看书看到某个作者说,中国人的想象力都被自身经验束缚住了,完全没有能超出自我经验的想象,就是最脱离实际的神话也和人间一样不差,那些神仙和凡人也别无二致,联想到母亲所说的那些神仙抬轿娶亲,抬棺材埋人之类的话就不禁深服其理。
  中秋节就不得不提到月了,月真是极温柔的东西,虽然云也温柔,但是云聚散太无常,虽然水也温柔,但是水太过于逐流,虽然女子很温柔,但是女子一旦变起脸来又比什么都恐怖。只有月,那么温柔,又那么持久,谁都可以在夜里遥遥地望她,她的月华平均地洒在每个人的身上,那雪白的,像轻纱像梦一样的月华,轻轻地洒着,让人变得温柔,而且她永不失约,许久前李白看到了,张若虚看到了,苏轼看到了,现在我看到了,你看到了,他也看到了。月呀月,真是极守时极信用的了,就算雨狂风乱的日子,她偶尔不出现,但是人们知道她一定会出现,她永久地守候着每一个人,她不会让人着急,不会让人伤心。
  所以我想娶一个月一样的妻子,但这恐怕是个奢梦罢了。
  关于赏月,我想水边赏月最上等,山中赏月次之,村野赏月再次之,闹市赏月最不可取。赏月时,有妙人知己在侧最上等,有亲人好友在侧次之,独自一人再次之,和呱噪之人一起最不可取。赏月时,有酒有下酒菜最上等,光有酒次之,无酒作清饮再次之,牛饮海喝烂醉最不可取。
  夜概已深,中秋亦过,作小词[[青杏儿步韵赵秉文以记中秋]]结之:
  莫要登楼愁,身世也、到此应休。
  今宵不过年年夜,有花如土,有花如雪,何必搔头。
  趁酒两三瓯,满襟幽梦洛阳游。
  但教明月共千里,天涯也罢,海涯也罢,赏个中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