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辅导员说丨以辛亥革命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1-11-08

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深刻阐明了辛亥革命的现实启示,郑重宣告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笃定意志,坚决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大势所向。辛亥革命留给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大量宝贵的政治财富、精神启迪和思想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寄语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将辛亥革命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有助于深化培育时代新人的思想动力、价值支撑、行动指南、目标导向。

一、将辛亥革命映射的爱国精神作为立大志的思想动力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身陷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泥潭,孙中山先生殚精竭虑、振臂高呼,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其革命主义的内核就是爱国主义。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社会脚步,是国家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历史下的正确选择。因此,新时代的爱国主义要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青年要选择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同向同行,承载着国家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爱国是青年最亮眼的青春底色,培育时代新人就应明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方向,教育青年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结合,涵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要团结凝聚青年学生坚定自觉地在政治信仰上站好位、跟好队,矢志不渝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要鼓舞青年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推动国家繁荣发展接轨,把人生意义的提升同增进广大人民福祉相连;要丰富载体不断加深青年对国家悠久历史的认识、对中华灿烂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要教育青年勇于挺身而出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利益,义不容辞为祖国统一事业接续努力。

二、将辛亥革命体现的奉献精神作为明大德的价值支撑

革命意味着卧薪尝胆、呕心沥血、捐躯报国的奉献,辛亥革命中涌现的大批革命者均是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他们放弃了原本优渥的工作、富足的生活,为了国家的救亡图存四处奔走活动、宣传革命思想,诸如陆皓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等为了国家甚至奉献出生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不断发展进步,是一群心怀万家忧乐,前赴后继、埋头苦干的明大德之人共同谱写了辉煌成就。不论是抗击新冠疫情第一线的白衣天使,还是与贫困群众同心共事的脱贫攻坚者,还是在重大领域攻坚克难的科研工作者,都是新时代下奉献精神的真实体现。我们应着力引导青年要继承发扬辛亥革命蕴含的“奉献”这一大德内涵,切实加强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认知的培养,投身志愿服务、热心关爱他人,用乐于奉献、肯于奉献的道德修养推动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

三、将辛亥革命彰显的进步精神作为成大才的行动指

挣脱陈旧思想的禁锢,才能冲破社会闭塞的藩篱。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之一就在于其以进步的思想推动了社会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扫除了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开拓建立了亚洲首个民主共和国,并大力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历史条件。立足当下,技术更新速度快、社会行业分工细,这对于青年来说是最好的时期,而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青年时代打下的学习基础可以受益终身、助推进步。

培育青年成大才,要引导青年思想先行、行动跟进,二者不能割裂。要引导青年读经典、悟真理,认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原理、观点、方法,并能够用来了解事物发展规律,改造客观世界;要鼓励青年锤炼本领、潜心求知,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学识、见识,通过夯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具备过硬本领,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激发青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意识,有优良的道德、丰富的学识、强健的体魄、主流的审美、正确的劳动观念,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要为青年提供拓展格局的广阔平台,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立足全球视野、扎根中国大地,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力量。

四、将辛亥革命昭示的奋斗精神作为担大任的目标导向

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志士经受了一次次的困难挫折后仍能坚守信念、坚持奋斗,最终指明了革命方向,铺就了救国道路。尽管最后的革命成果被窃取,但是作为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的中国共产党,用百年历程证明了国家繁荣富强是一代代人接力奋斗得来的。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路上,势必将遇到惊涛骇浪、乱云飞渡,但只有依靠中国人自己的英勇奋斗,美好生活的期盼才能变为现实。而鲁迅说过:“青年多得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挖掘甘泉的。”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精神体现就是能够鼓起“闯”的勇气,敢为人先、迎难而上;树立“创”的自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铆足“拼”的劲头,锤炼本领、担当有为;发扬“实”的品质,脚踏实地、躬行实践。我们培育时代新人的过程中,要引导青年矢志奋斗,提升应对风险挑战的抗挫能力,锤炼矢志奋勇争先的意志品格,增强敢于顽强拼搏的担当精神,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不辱使命身在前、只争朝夕干为先,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书写出时代渲染的新画卷。

青年是时代发展的生力军,是国家建设的护旗手。110年以来,一代代青年把个人发展的履历篆刻在强国之路的一个个里程碑上。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值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同时身上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培育时代新人的过程就是握住历史的接力棒的过程。我们要引导青年铭记辛亥革命精神,固牢“中国红”的青春底色、昂首呐喊“东方红”的青春之歌,让青年在祖国、人民、民族、人类的伟大事业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编辑:任乐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