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专职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水平也进一步提升。对于从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群体,如何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实现自身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笔者拟从“三重境界”对辅导员生涯做一些探讨。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第一重境界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无疑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按照教育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职责的描述,辅导员工作涵盖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等九大方面,随着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也更加复杂和多元。事实上,单纯一个工作方面,以党团和班级建设为例,辅导员应为、可为的内容便足以让辅导员废寝忘食,且每个方面的工作主题都可以继续探索创新,辅导员想要全方位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几乎是不太现实。一般辅导员能把日常每一件工作都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已实属不易。对于刚入职1-2年的辅导员,能够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把握好、处理好、规范好,已是不错的工作状态和水平。
在此阶段,辅导员的工作目标是通过日常工作的开展来处理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辅导员更需要持续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工作水平,总结凝练辅导员工作的精髓,在千头万绪和庞大的事务性工作中逐渐成长成为一名经验丰富、事务性工作处理有技巧、有水平和有效果的高校辅导员。事务性工作的熟悉和熟练,对于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首要性的,也是成长为一名优秀辅导员所必须经历的。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二重境界
顺利突破了辅导员工作的第一重境界之后,事务性工作不再是阻碍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辅导员工作规律的把握和对于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则是第二重境界的目标所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在什么阶段会遇到什么问题,辅导员在每个阶段应该开展什么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如何打好主动仗?
对于辅导员工作内容,哪一个方向是自己更感兴趣、更愿意深入探索研究?在辅导员工作的哪个方向上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自己专家型辅导员能力建设如何发展?在该阶段,辅导员工作职责的每个方向似乎都有可以研究和探索的内容,但每个方向深入下去似乎都会比较吃力,因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会触及知识盲区、技能空白,日常事务性工作的介入也会使得该阶段的思考和探索变的艰难。在质疑和犹豫中,在希望燃起与前路漫漫中,辅导员艰难探索、甚至迷茫无措。辅导员专业化和专家化发展肯定要结合个人兴趣、工作积累、时代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最终确定深度研究和探索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形成自身的专业化优势。
但这段时间,对于辅导员而言是一段难熬的时光,向上找不到方向,向下驾轻就熟成就感难以获得。该阶段,辅导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和坚守,在不断的探索、碰壁、质疑和坚持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这里有对辅导员职业生涯的思考,对自身成长成才的渴望和对学生工作真正的热爱,在个人生涯发展和学生成长所需中确定自己的方向,在探索和寻找中发现热爱,发现辅导员工作的真谛。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第三重境界
攀登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事务管理经验与技巧娴熟的第一重境界,在艰难探索与实践中找到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并不断学习,不断调整优化,到达辅导员职业生涯的第二重境界后,辅导员便开启了职业生涯的第三重境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信手拈来,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清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
辅导员自身成长为既懂业务又能开展专业研究的T型人才,辅导员工作开展和工作研究也相得益彰。概括起来即:思想政治教育融于更多的润物无声,事务管理更具思想和价值蕴含;辅导员的专业能力、人格魅力、工作能力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楷模,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师者答其疑而解其惑。辅导员身居第三重境界,不再因事繁而忧,不再因专业浅而生惧,按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节奏和方法徐徐前行,诲人于点滴,成人于细微。
三重境界,谈之简易,践行之难,难在坚守,难在对学生工作赤诚的热爱,难在面对各种困难的坚忍不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愿所有的高校辅导员同仁在奋斗中实现对幸福的追求和对自身立德树人使命的践行,不忘初心,永远坚韧。
(编辑:刘锦妍 石紫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