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工动态

我校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双创实践新技术高峰论坛活动

发布时间:2017-06-12

62-3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双创实践新技术高峰论坛在厦门大学隆重召开。来自教育部领导、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代表、以及联盟成员高校、企事业单位、媒体的参会代表共计千余人与会,共同见证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正式成立,并围绕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展开深入研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他指出,实践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环节,联盟的成立将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带来诸多有益的影响。“要培养有知识、能力、境界、眼界、敢于竞争的创新创业人才,实践历练将是他们未来走向社会的宝贵经验。”吴岩司长希望联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把握三个着力点——做好研究、搭好平台、建好机制,通过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践基地、导师团队,汇聚各方合力,形成良好的生态,让社会共同关注并支持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启动仪式上,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致欢迎词,他代表厦门大学向成立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朱校长表示,联盟的成立将为中国一流人才的培养搭建更好的平台,通过倡导脑和手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万卷书”和“万里路”结合,将会做出更好的学问、培养出更好的人才。在成立大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分别做了《创新创业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创新创业教育与未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主题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在主题报告中强调,双创教育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领域,各学校应该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外,应注重培养学生支撑终生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此外,他指出,应发挥学校、政府、企业、社会各自的优势,推动创新教育的创新。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在演讲中指出,创新创业教育牵涉到大学方方面面的改革,也需要全社会大力支持。创业教育不仅要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还要培养大学生脚踏实地的创业精神,大学要引导学生把“被动适应社会”转变为“主动适应甚至挑战社会”。此外,李主任深入剖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概念、政策及实施情况。他指出,不同社会阶段对应不同的教育形态,在当今信息社会大学的功能将发生重大改变,大规模、灵活性、个性化是显著特点,将对促进教育公平带来积极影响。

大会期间,举行了联盟第一届理事大会、首届双创新技术高峰论坛、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展等活动。62日下午,共有六位来自高校的校长、副校长、主管双创教育的部门负责人及三位来自企业的一线创业者从多个角度,分享了他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思考和实践。63日上午,与会者参观了虚拟现实双创基地、双创沙盘实训室、翻转智慧教室、录播教室、双创实训基地等,对双创实训基地的搭建和管理、沙盘教学、VR教学等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与支持下,厦门大学联合国内一批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首批共有486所高校(其中985高校37所,211高校106)4家企业。厦门大学为联盟理事长单位,秘书处设在厦门大学。我校作为首批会员单位与会。

我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张增森,学生工作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心主任韩桂红参加此次活动,我校双创实践成果材料参与此次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展。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邮编:261061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联系电话:0536-8785225

微信公众号

诉求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