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 中国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提出了“仁”的学说。他的学说成为我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潍坊学院六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和多所院校的深度融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开拓进取、新世纪以来的跨越发展,学校实现了由以外延发展为主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转变,潍坊学院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遵循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办学理念,一代代潍院人不懈传承和弘扬潍院精神。新常态下,学校党委提出实施四大发展战略,担当六大发展任务的新思路,把潍院精神概括为“和衷共济、艰苦奋斗、追求卓越”,这是对我校六十多年来发展的最好释疑,也是学校今后发展的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现象。《论语》 作为其中代表流派儒家的经典被流传下来。古人云:"半部 《论语》 治天下。"而 《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
儒家主张的"仁、义、礼、智、信"的观点,在《论语》 中都有具体体现。那么孔夫子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孔子育人思想的核心是"仁","仁"不仅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且也是他育人的道德准则。"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孔子看来,所谓"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就是要求人们不要有忌恨之心,要像爱自己那样去爱别人,至少要做到不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施加于人,要有宽恕之心.子贡曾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话,"己立立人"的原则,就是爱己爱人的原则,用现代的时髦话来说,就是让世界充满爱。
儒家所赞美的"仁人"意思是指那些品德高尚的人,一个人要达到这点,首先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心胸要开阔,做人要坦坦荡荡,知错就改,随时检查自己的不足,为人要"自知、自省".儒家提倡的自我修养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成为君子,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因为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会反映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也会反映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他的精神境界,文明教养和自我控制能力。所以,孔子的"仁爱"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
一直以来,潍坊学院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以此次“孔子学堂”的设立为契机,充分发挥学院教育教学的资源优势,努力肩负起继承、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切实发挥孔子学堂公益性社会教育基地的作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断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将“孔子学堂”打造成为学院传统文化育人高地。
孔子的"仁爱"思想和"信"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有很多的指导意义,尤其对于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很大的帮助,这两个思想,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精神追求,我们要把孔子的这种育人思想贯穿到我们的生活和实践中,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更多的中华传统的民本思想,为构建伟大的和谐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
孔子学堂中民族文化情景剧大赛,是潍坊学院学子对艺术表演的一次探索,也是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深深体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编辑:刘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