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动态

教育部:给最贫困学生最高档的资助避免暗箱操作浑水摸鱼

发布时间:2019-03-1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各个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全国共资助学生6.2亿人次,资助总金额达10907亿元,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

2018年资助学生9801.48万人次

教育部《2018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全年累计资助(不包括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和营养膳食补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学生9801.48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11.07万人次;全国资助金额累计2042.95亿元,增幅8.54%。

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共计1290.08亿元。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学校投入、社会投入(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等)共752.87亿元。

学生资助重点向困难群体、西部地区倾斜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各地各校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加快资助信息系统与相关部门信息系统有效对接,全面提升认定精准度。

同时,推进财政资助资金精准投放,优化资助资金和名额分配方式,重点向建档立卡等困难群体、向西部地区倾斜。研究出台新的学生资助政策或修订完善现有政策,持续推进规范管理,强化资助育人工作。

此外,在学生资助申请、认定、公示、发放等各个环节,注重保护受资助学生的个人隐私和人格尊严。

避免暗箱操作,“精准”是关键

如何避免学生资助工作出现“暗箱操作”“浑水摸鱼”情况?“只有精准,才能避免这个问题。”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指出,资助对象要精准,资助标准要精准,奖助学金发放时间也要精准。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摸清本地区不同区域、不同学生的受助需求,分档资助,让最贫困学生享受最高档的资助。

“送炭要送在下雪时,不要拖到三伏天。助学金是学生的救命钱,有的学生需要助学金解决吃饭等生活费问题,所以要尽可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把钱及时、足额地发放到他们手里。”马建斌说。

同时,教育部通过热线电话、信函、“中国学生资助”公众号、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等方式畅通咨询投诉渠道,每年对政策落实情况开展重点抽查和督查。

“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各地各校要不断加强资助机构和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资助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强化监督检查和信息安全管理,确保资助资金和信息安全。”赵建军强调。

(编辑:孙伟莉 李君燕)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邮编:261061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联系电话:0536-8785225

微信公众号

诉求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