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这一点相信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深有体会,即便是一些冷门岗位,也有不少考生在竞争。有时候,我们不能因为岗位的优越条件,就忽略了一些客观性因素,或许就因为这一点小小的失误,最后却无缘公务员。就像接下来要说的这6类职位,各位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慎重选择。
1、离家远且地处偏远的职位
和省考不同,国考的招录范围是全国性的,只要符合要求即可报名,并没有户籍方面的限制。也正因为如此,不少考生为了上岸选择剑走偏锋,从而不惜报考离家很远的偏远地区职位吗,因为这类职位的报考门槛较低,竞争压力小,所以上岸几率相对要高一些。
如果真的考上了这类岗位,要时刻忍受离家远、偏远地区的艰苦环境,这类岗位都有最低服务期限,服务年限内不能离职。如果心态不好,久而久之还会对体制内充满各种负面心理。如果无法接受,建议想报考这类职位的考生要谨慎选择。
2、有明确性别倾向的职位
国考中,只有少数特殊岗位才有性别限制,绝大多数岗位没有性别限制,而且也有规定不允许单位设有性别要求。但规定是死的,不少单位会在招录职位中有“该职位需长期驻外,较为辛苦,适合男性”的要求。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必须招录是男性,但已经有拒绝女性的倾向了,女生即使通过了招录考试,到了工作中也要吃很大的亏。
3、学霸很多的省份
像河南、山东这样的人口大省,每年的高分学霸也非常多。这类省份的入面分数线也相对较高,如果笔试成绩没有130分,基本没什么竞争优势。提高上岸几率,尽量避开这类省份的岗位。
4、有最低服务年限规定的职位
即使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也有不少职位有“最低服务5年”的规定,服务期内禁止参加其他考试或调动,中途离职后5年内不能报考公务员考试。考生如果没想好自己是否能耐得住寂寞,就不要报考这样的岗位,毕竟公务员虽好,其他就业选择也不差。
5、明确标准要吃苦的职位
职位表中,也有类似于“该职位需常年出差”、“经常夜班”、“国家级贫困县”这样的标注,之前很多考生认为公务员哪有那么辛苦的工作,所以就报名了,考上后才追悔莫及。事实上,能把这种情况写到职位表中,只能说明该职位有过之而不及。所以在进行职位选择时,先把自己的情况了解清楚,否则害别人的同时也害了自己。
6、报名人数少的职位
报名人数少竞争一定就小吗?这不一定吧。虽然这种观点理论上是成立的,实际上,很多岗位的竞争激烈并不是通过报名人数多少体现出来的。举个例子,A岗位只招录1人,但报名人数猜不到10人,这样的职位你会不会报?答案是肯定的。这类岗位一定要晋升选择,因为这种职位有很多客观性条件并不能符合你的要求。
(编辑:王文涛 孙郅程)